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 摘要: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模性,抗震、抗爆,耐久耐火,而且建筑可以就地取材,大量的沙、石料可以在建筑地就能得到,这些优点,使得钢筋混凝土在各种建筑工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在混凝土建筑的过程中,由于材料、施工、环境等条件的因素,往往会出现裂缝,假如不加以重视和预防,很可能对建筑本身造成巨大的危害,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材料;施工 中图分类号:TV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25)-01-57-1 1 钢筋混凝土常见裂缝 1.1 塑性收缩裂缝 一般在结构表面出现,没有规则的形状,长短不等,多出现在初期浇筑的时候比较常见,状如龟纹,所以也被称作龟裂。 1.2 干缩裂缝 这种裂缝也出现在混凝土的表面,裂缝较细,纵横交织,没有规律可循,其产生也与混凝土硬化有关,当外部水分快速挥发硬化时,会出现结构性收缩,但内部仍然有较大水分,没有完全硬化,外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的制约而产生拉应力而形成裂缝。 1.3 温差引起的裂缝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物体的胀缩,混凝土也同样会受到温差变化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的中后期,表面温变较高,而内部温度较低,存在较大的温差,温差不同引起的胀缩系数不同,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1.4 基础沉降引起的裂缝 基础沉降裂缝对于混凝土来讲破坏较大,一般裂缝较大,而且通常会贯穿整个混凝土,主要是由于基础沉降,结构中的构件之间产生较大的斜拉和剪切力,从而导致结构件裂开,大小、形状、方向与基础沉降有直接关系。 1.5 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 在施工期间或正常使用中,假如混凝土上面的载荷超出混凝土所能随着的载荷力,就可能产生裂缝。另外地震、拆模过早、施工超载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这样裂缝的产生。 2 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2.1 材料因素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材料,材料的质量、材料的混合等都有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粗细集料含混过大,集料颗粒级配不良,骨料粒径、针片含量、用灰量、用水量等过大。 外加剂的选择、掺和比例不当。 水泥的选用,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水泥具有不同的收缩性,在选用上假如选择不当,就导致裂缝的产生,以及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同,脆性不同,开裂程度也不同。 2.2 施工因素 混凝土在施工及养护过程中,假如方法及工艺不当,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