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坝基工程中强夯法的施工措施水库坝基工程中强夯法的施工措施 摘要:在进行水库坝基的建设过程中,通过采纳强夯法来完成地基的加固工作,耗费的材料比较少,使用的机械设备较为简单,并且加固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目前该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的施工中。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对水库坝基工程中强夯法的施工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库坝基;强夯法;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针对各类型的松软地基都开始普遍应用强夯法来有效去除黄土湿陷性等问题。在进行强夯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锤重、锤高、夯击的具体次数等参数进行合理控制,以此来提高强夯质量。 1 实例概况 某水库的规模属于中型水库,总体空容量达到了 2860 万 m2,坝体属于粘土均质坝,最大坝高可以达到 43.4m,坝顶长度大约为620m;在处理坝基的时候采纳强夯法,加固范围是从桩号 0-008 开始一直到 0+430,加固总面积大约为 5.5 万 m2。坝基工程的地质情况分别为:在桩号 0-008~0+217 之间表层土土质是 apIQ2-2 重粉质壤土,并且湿陷性深度大约在 0~3.5m 之间;桩号 0-008~0+217 之间表层土土质是 apIQ3-2 重粉质壤上,并且湿陷性深度大约在 0~6m之间。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对全部坝基进行强夯处理,并且经过处理后地基在 8 米的范围内湿陷性 a 不能超过 0.015,土体干密度d 不能低于 1.6g/cm3,采纳强夯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水库在蓄水之后坝基具有的承载能力。 2 坝基强夯法的施工措施 2.1 强夯方案 由于大坝自然建基面具有较大的破裂性,在建立的过程中无法确保具有较好规则性,而且在坝基区域里的黄土层大多都是 III~IV 级具有严重湿陷性的黄土,地质条件较差,需要实行相应的措施对湿陷性黄土进行适当的改造和调整,这会直接决定大坝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后期的使用安全性。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强夯试验,要求夯击应该高于 4000 kN?m,并且优先使用夯击能较高的器具。在进行基础强夯处理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遵循隔行跳打的原则,并且间隔距离控制在 4.0m,夯点的布置应该呈等边三角形状,假如土的天然含水率只在 8%-10%之间,需要适当泡水提高湿度,并要求主夯两遍,主夯时间隔时间要求保持 3 周,在第三遍夯实的时候应该利用 1 000 kN?m 进行满夯,在完成坝基最低位置处的夯实操作后要求干密度能够达到 1.7 kg/cm3 以上。 2.2 强夯试验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