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库瓦窑堡滑坡稳定性分析

水库瓦窑堡滑坡稳定性分析_第1页
1/4
水库瓦窑堡滑坡稳定性分析_第2页
2/4
水库瓦窑堡滑坡稳定性分析_第3页
3/4
水库瓦窑堡滑坡稳定性分析 瓦窑堡滑坡是位于坝址上游左岸的一大型古滑坡,水库蓄水后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是水库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笔者根据大量的勘察试验资料,分析了滑坡的成因和形成机制,用反演进行滑坡稳定分析评价。 1、 引言瓦窑堡滑坡是位于 水库坝址上游 1.4km 左岸的大型滑坡,水库蓄水后该滑坡的稳定性是近坝库岸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针对滑坡形成机制,采纳反演进行稳定性评价,是对古滑坡稳定性评价较适用的方法。2、 滑坡基本特征和工程地质条件瓦窑堡滑坡位于枇杷岩坝址上游约 1.4km 的左岸坡,地面高程 884~1155m。据地表地质测绘,滑坡体长约 450m,宽 290~450m,厚 30~65m,体积约 364×104m3。滑坡体平面上呈“板斧”形,两侧以冲沟为界,下游侧缘冲沟切割至滑坡床基岩,沟深 3~10m,沿滑面无地下水点出露(详见图 1)。滑坡后缘地形坡度 30~45°,并见张开 5~15cm 的拉裂缝;中部地形平缓,坡度 12~30°,呈阶梯形;前缘剪切口明显,与河床砂卵石(Q42al)接触。滑坡体总体地形坡向 N60~70°W。滑坡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中厚层灰岩,下部常夹炭质页岩;龙潭组(P2l),上部为炭质页岩夹煤层,下部为厚 3.4~6.5m 的粘土岩;二叠系上统矛口组(P1m),为中厚层灰岩夹泥质灰岩;地表分布第四系坡积层(Q4dl)。滑坡地段在构造上位于照壁山倒转向斜核部附近,有近南北向断裂之瓦窑堡断裂(F5)从滑坡后缘一带通过。瓦窑堡断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 54°左右,延伸约 24km,上、下盘均为灰岩,滑坡一带下盘为龙潭组之炭质页岩。断层破裂带一般 10~40cm,由断层角砾、挤压破裂透镜体等组成。勘探资料表明,组成滑坡体的物质主要有:上部为第四系坡积层之块碎石夹粘土,厚 2~10m,在瓦 ZK2 内侧地段,块碎石夹粘土层之下有一粘土层,厚 0~18m,横向展布约180m,纵向展布约 130m;坡积层之下为由灰岩组成的假基岩,厚 15~42m。假基岩在滑坡体后缘段产状为 N24°E/NW∠25°;中段为 N21~55°E/NW∠46~54°;前缘为 N9~10°E/SE∠9~10°,并见有明显的反倾特征。滑坡床为矛口组灰岩,产状为 N21~53°E/NW∠46~54°,钻孔岩心中,在近滑床附近局部可见擦痕和镜面。滑动带土厚 1.7~2.2m,组成滑动带的物质中,上部为粘土夹碎石,粘土为棕黄色,呈可塑状,粘粒含量 40~50%;下部以块碎石夹粘土为主,块碎石呈棱角状~次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水库瓦窑堡滑坡稳定性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