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准备,材料、集中厂拌、机械摊铺、碾压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对厂拌水泥稳定结合料施工工艺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泥稳定基层;级配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bas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material, mixing plant, mechanical spreading, roll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quality control of mixing plant, cement stabilized material combina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bas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L372+.3 在路面基层施工中,无机结合材料的应用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耐冻性、水稳性等优点,便是基层施工的首选。本文结合阜盘高速第六标段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实际,对厂拌水泥稳定结合料施工工艺进行探讨。 1 基层施工前准备 摊铺前要确保清除底基层表面沉浮等杂物,妥善处理底基层个别缺陷。路拱、表面高度、宽度、平整度、密实度等均应符合法律规范要求。底基层表面不能有积水、翻浆、橡皮土等情况,决不留软面及夹层,开始摊铺前要在清理好的底基层上洒一遍水。 2 原材料质量控制 2.1 水泥 施工中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 6h 以上)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一般使用矿渣硅酸盐P.S.A32.5 水泥,其各项指标必须达到《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25 标准要求。 2.2 碎石 必须根据设计要求选购碎石种类,严格控制压碎值指标。一般采纳 2 至 3 种碎石合成的级配碎石。碎石最大粒径法律规范中要求≤31.5mm,但从经验来看≤30mm 最好,且易拌和又不离析。碎石的颗粒组成应满足表 1 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范围 3 混合料质量控制 3.1 配合比设计 本标段基层由设计完成,并经监督及建设与监理单位确认。原材料的试验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法律规范》JTJ034-2000的有关规定。 考虑材料供应情况及施工易操作作为原则,经优化配合比试验,通过试验路段的铺筑,确定了路面基层的施工配合比,其中集料的掺配比例:16-31.5mm 碎石:5-20mm 碎石:石屑=30:38:32,碾压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为 7.0%、最大干密度为 2.37g/cm3。而且施工时要进行常常验证,以调整到最佳。 3.2 混合料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