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水损坏的“防”与“治”措施沥青路面水损坏的“防”与“治”措施 摘要:介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水损坏的防治措施。解决沥青路面的水损坏难题,关键在于预防,在路面投入使用之前,将一切可以减少渗水的环节都尽量做到精致。针对沥青路面水损坏难题,除了做好前期的技术预“防”之外,还必须做好各种日常“治”理措施,防治结合,才能将水损坏发生的可能降低到最小程度。 关键词:沥青路面 水损坏 路面排水 防治结合 中图分类号: U416.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普遍采纳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普遍存在一个难题就是水损坏。在沥青路面各种类型的损害现象中,水损坏危害最大。沥青路面产生水损坏的原因复杂多样,要想彻底消除水损坏几乎不可能,我们只能通过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治理,尽可能将其危害降到最低,从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一、水损坏机理 沥青路面水损坏,简单来说,是地表水渗透路面结构内与交通荷载内外因作用使然。从内部来看,沥青本身并不是亲水性材料,而石料却是亲水的。水与石料的粘附性远远高出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同时水会穿过沥青膜进入石料表面,逐渐将沥青剥落。水就是这样通过改变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而自下而上产生破坏的。 从外部角度来看,在行车荷载和温度胀缩的反复作用下,水又从上而下进行路面损坏。水分在强压之下,逐步侵入到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路面会因为粘结力的减弱而产生松散坑洞;雨水从面层、路肩渗入基层,就会因基层强度降低,产生裂缝、车辙、龟裂、沉陷、翻浆等病害;假如边沟排水不良,会造成雨水冲毁路基,积水渗入基层使基层含水量过大,也会造成路面裂缝、沉陷、翻浆等病害。 二、以“防”为主 解决沥青路面的水损坏难题,关键在于预防,在路面投入使用之前,将一切可以减少渗水的环节都尽量做到精致。 1.源头预防:慎选沥青集材,提高水稳定性 材质是源头。为了尽量减少地表水的渗入,应该采纳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各种矿料级配连续、相互嵌挤严密,压实后的空隙变较小,一般在 5%以下,密水性好,可以有效地阻止地表水的渗入。 而针对多雨地区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干线,如经济上许可的话,可选用排水沥青混合料。排水沥青路面压实后空隙率一般在20%左右,能够在混合料内部形成连通排水通道的新型沥青混凝土面层。通常采纳公称最大粒径 19mm 和 13mm 两种级配类型,当特别需要降低噪声时, 宜采纳公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