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讨论河北省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讨论 【摘 要】本文总结了我省在探究新型社区养老模式中的经验,指出了社区养老服务建设中存在认识、设施、人员、合作四方面的突出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我省在社区养老建设同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提出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应从普及社区养老的观念做起,进一步推动服务建设、加强设施配备,丰富服务种类,制定相关政策培育专业化从业人员,激励更多志愿者加入养老服务队伍,并且调动企业、社会组织更多的参加社会服务。 【关键词】社区养老;模式;服务体系;专业化;志愿者 一、探究中的河北省新型社区养老模式 河北省作为人口大省,也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解决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问题迫在眉睫。“十二五”期间,我省在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目标为“到‘十二五’末,全省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新格局。力争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 30张以上,3%的老年人实现机构养老,9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服务实现居家养老”。由此可见,由于家庭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单纯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这两种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养老需要。在这种形势下,绝大部分老人将依托社区服务而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据调查显示,以城市社区管理“自治与服务”为宗旨,河北省各地社区在建立新型养老模式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例如沧州市运河区由政府投资在辖区内重点打造了 15 个社区养老服务示范点;廊坊市的养老服务体系中覆盖城市的主要有社区养老服务站和老年公寓两种服务模式;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矿院社区实行社区志愿者鼓舞机制等。然而由于社区养老在我省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在建设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认识方面――观念意识不到位,普及率较低。一方面,河北省居民在养老问题的认识上普遍比较保守,大部分居民仍不了解社区养老为何物。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依仗于社区服务的居家养老已经成为今后养老的主要形式,然而当小区工作人员上门进行养老服务的介绍时,老人们从观念上还是没办法接受。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这种模式缺乏理解。另一方面,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