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的进展策略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的进展策略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进展和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同业竞争不断加剧,并由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变,我国商业银行“以银行为中心”的传统经营模式已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实施内部再造,积极推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经理制营销模式,成为商业银行适应市场竞争,转变经营方式,提高自身综合效益和可持续进展能力的必定选择。我国银行业推行客户经理制还存在许多障碍与不足,如何完善我国银行客户经理制成为银行业进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 一、我国银行业现有客户经理制的不足 (一)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存在局限,缺乏整体协调 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主要以业务种类为标准进行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不同部门间缺少协调且沟通困难,客户经理需要向不同业务部门进行反馈和请示,横向与纵向的协调冗杂繁复,严重影响了客户经理的工作效率。同时,管理人员的审批效率、操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客户经理提交的客户需求常常无法达到一致,客户经理面临行内、行外双重营销,不仅行内营销缺乏整体协调,而且行内协调工作的难度甚至大于行外客户,不利于新客户的开拓与客户关系的维护,使客户经理制在现有框架下面临实际操作上的困难。 (二)相应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缺乏完善的任务分配原则与绩效考核制度,绩效增加必须伴随着新的业务增长的业绩分配原则,使客户经理面临质量与数量的两难抉择,再加上业绩的考核和衡量存在着权责利不对称的情况,使相应的激励机制难以发挥效用。另一方面,银行对客户经理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对本银行金融产品的介绍培训上,对客户经理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支持上的不足,成为了银行实施客户经理制所面临的普遍障碍。 (三)管理层关注度欠缺,客户经理定位不准确 由于我国银行业还处在初步进展阶段,管理层对银行可持续进展与银行再造的重要性认识不清,经营理念比较滞后,“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观念尚未真正确立。这使得现阶段我国客户经理制的应用处在局部改革甚至是仅浮于表面形式。 (四)客户关系管理工具匮乏,技术手段落后,营销层次低 目前国内银行普遍缺乏客户信息搜集机制和高效的客户分析工具,同时还存在客户信息部门化的问题。共享机制的缺少造成客户经理手中无法及时辨认好客户,无形中损失了大批潜力客户。而成本收益核算与考核绩效核算的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