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 摘要:计算机教学对提高现代中职学生整体素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应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把握好基本操作;围绕基础应用,选好切入点;以操作技术为教学核心,落实好"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技术体系 操作基础 使用基础 基础应用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强、进展很快的课程。但是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如何把握"计算机知识体系"的问题。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究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呢?在教学中如何把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就非常关键。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不同于计算机理论的,是"操作技术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以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为基础,以计算机运用为目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有其独立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我们可以称其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 一、 充分认识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特点 1.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划分成三个层次。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大纲的内容要求,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我们可以将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操作基础:主机开关、鼠标、键盘、扫描仪、打印机等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 使用基础: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与使用(Windows 系列)、窗口软件的基本操作等。 基础应用:文字处理(Word 2025)、电子表格(Excel 2025)、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25)、网络浏览、收发电子邮件、绘图(photoshop CS7.0)、多媒体的简单应用等。 在这种层次划分的基础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网状结构主要体现在"使用基础"和"基础应用"两个层次上。 2.基础应用技术有广泛的迁移性 由于大量的应用软件是以 Windows 为平台制作的,所以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中,基本技术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在针对某一"载体(或称任务)"教学时,应该将其中包含的技术层次剥离开,区分出"操作基础""使用基础"与"基础应用",逐项讲授基础应用的各个技术点,同时规避不要求学生掌握的技术点,作到层次分明、技术点明确、重点突出。这样就能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展开教学。 二、如何在教学中把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 1.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体系,把握基本操作。 从上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三个层次可以看出,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操作基础"和"使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