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 [摘要] 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工程造价的有效确定和控制,主要在于前期管理,即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同时要树立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观念,进行事前、事中控制而不是事后控制,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工程造价 管理 项目决策阶段 设计阶段 中国是现今世界上工程建设投资额最大,工程建设项目最多的国家,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并在确保工程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控制工程造价,是各级政府、投资者积极思考并设法解决的问题。建设工程造价,一般是完成一项建设工程所需花费的费用总和。我国造价管理是指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是整个建设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今日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中,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积极推动我国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效益和效率的提高,是我们广阔工程管理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现就此与大家作以下探讨。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状况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五十年代形成,八十年代完善起来的。我们常说的传统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方法是泛指一切 20世纪 80 年代以前所使用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方法。我国传统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方法是从前苏联引进的一种基于国家统一定额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它的计划经济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方法的特征,这就注定了它无法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要求。 我国传统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建设项目造价的确定方法,其二是建设项目造价的控制方法。我国传统的工程造价确定方法主要是套用国家或地方统一工程量定额,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的造价。虽然这种方法经过了 20 多年的改革,但是至今在许多地方还是存在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习惯使用。我国传统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主要是控制建设项目造价的结算和变更,这只是一种事后算账的方法,不能起到节约资源和改进工作的目的。近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制,事中控制,实践证明,效果显著。真正科学的方法应该是事前和事中的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方法,是能够在事前或事中消除或减少建设项目实施中的无效劳动或低效劳动以及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