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基坑排水技术控制浅谈建筑工程基坑排水技术控制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纳的排水方法要根据实际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设计情况来确定,基坑排水是常常遇到的问题。直接影响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及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因此,必须实行相应的质量技术控制措施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排水;技术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1、集水明排法 1.1、基坑内排水 简单的截水方法是在挖基槽时,利用挖出的土沿地槽四周,筑起 0.5~0.8 m 高的土堤截住可能流人基槽的地面水;在平整场地时,可在四周挖排水沟,以拦截附近的地表水;在山坡地段时,可在坡脚处设环形截水沟或挡水堤,以拦截附近坡面的地表水;湿陷性黄土地区,现场应设置临时或永久性的防洪排水设施,以防基坑受水浸后,造成地基下陷。该类地区除防水排水措施外,对场内的施工用水,废水排放都应有管道来排泄,并有防止水渗漏等措施,这是专门课题。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很大,基坑漏水量小时集水明排法是应用最广泛,也是最简单、最经济的做法。 1.2、明沟及集水井排水 在基坑的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每隔 30~40 m 距离设置集水井,集水并的多少以能将坑内水排尽为原则。基础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流人集入井中然后用水泵将井内的水排到基坑外。各井用泵排出量应大于土坑内渗水量的 1.2~1.5 倍,这样才能保持基底的适度干燥,集水井底应比沟底低 0.5~1.0 m,井壁用混凝土管支撑加固。排水明沟宜布置在拟建建筑物基础边 0.4 m 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 0.3 m,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低 0.3~0.4 m。当基坑开挖的土层由多种土组成,中部夹有透水性能的砂类土,基坑侧壁出现分层渗水时,可在基坑边坡上按不同高程分层设置明沟和集水井构成明排水系统,分层阻截和排除上部土层中的地下水,避开上层地下水冲刷基坑下部边坡造成塌方。水泵常常选用潜水泵、离心式消耗泵和泥浆泵几种。按其排水量的大小选用不同功率的水泵。 2、人工井点降水 2.1、人工井点降水 在基坑尚未开挖之前,用真空井点喷射井点或管井深化含水层内,不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由于抽出的水多为清水可直接排入城市下水管道,若是污水则要进行过滤。通过降水使坑内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有利于施工,还可以使土产生固结,防止流砂产生。采纳井点降水方案必须结合地质报告,假如明沟排水可以解决,则不要采纳井点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