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欢乐音乐教学“三步走”浅谈欢乐音乐教学“三步走” 摘要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践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如何落实课标,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有些浅见,那就是欢乐音乐教学“三步走”。 关键词音乐教学三步走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第一步:欢乐中开始 心理学家认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好的开头是成功的起点和关键,是每一位音乐老师都不可小视的问题。一是要老师在备课时对这一环节做到精心设计;二是老师在上课时要做到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我在教学《如今家乡山连山》一课时,是这样设计开头的:用《数字争功》的动画作品展现 1--7 数字在音乐旋律中的用途,学生们一下就被形象的动画情景所吸引,想进一步了解音乐知识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这时,学生学习的心理准备已经成熟,老师抓住契机,恰当导入,效果十分良好。 第二步:欢乐中进行 《课标》明确指出:“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育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对全体学生,是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在教学《如今家乡山连山》时,我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欣赏用这首歌曲编排的舞蹈,让学生随着录音模唱,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做动作,用简单的打击乐伴奏等方式去感知。在学生反复欣赏的音乐实践中,对本课歌词大意的内涵、所表达的情感有了初步的体验。这时再出示乐谱歌词,使之情感体验进一步加深。然后再让学生通过随琴听唱乐谱,随琴声填歌词互伴节奏,男女对唱、领唱、表演唱、舞蹈等形式感受、体验,是新歌在轻松愉快中被学生理解、掌握。在本课的乐理知识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的:在学生对新歌已有了较完整的感知体验时,启发学生说出这首歌用什么速度、什么情感、怎样的节拍进行。在教学乐理知识力度符号时,我先让学生模唱,让学生体会出力度变化的特点时,再向学生介绍力度符号以及它在乐曲中的作用,之后在运用实践,自然地加深了对力度符号的理解。 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充分体验了“双基”的学习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应该承认,学生的音乐能力受遗传、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是存在一定客观差异的,这就造成他们的个性化表现突出。有的擅唱、有的爱舞、有的能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