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透水材料在园路铺装中的应用浅谈生态透水材料在园路铺装中的应用 摘 要:针对目前硬质路面存在的问题,综合了解国内外在生态透水材料方面的讨论与应用,结合南京市的区位因素,对生态透水材料在园路铺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大致对南京市生态透水材料的应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与细致的见解。了解生态透水材料的巨大作用,以期促进生态透水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透水材料;园路铺装 一、前言 在城市建设中,我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喜爱选择整齐美丽的石板材或水泥等不透水路面,包括人行道、自行车道、郊区道路、露天停车场、庭院和街巷的地面以及公共广场等。这样的硬化路面虽然整齐耐用,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不透水,会给城市环境带来许多危害。 针对目前硬质路面存在的问题,采纳透水性铺装是解决硬化路面各种问题的最根本手段。而生态混凝土由于其优点,非常适于作为透水性铺装替代某些硬化路面。生态混凝土又称为环境友好混凝土。生态混凝土透水路面与普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因为其具有较大的空隙率,能够使雨水迅速地渗入地表,还原成地下水,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及时补充。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同时能与土想通,蓄积较多的热量,有利于调节城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消除热岛现象。当集中降雨时,能够减轻排水设施的负担,防止路面积水和夜间反光,提高车辆、行人的通行舒适性与安全性。本文主要讨论生态混凝土透水特性及其在园路铺装中的应用。 二、透水材料的产生 随着时代的步伐、城市的进展,城市下垫面(城市下垫面是指市区建筑物、构筑物和地面铺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建筑物、构筑物高度集中,以水泥、沥青、砖石、陶瓦和金属板等坚硬密实、干燥而不透水的建筑材料,代替了原来疏松和植物覆盖的土壤或空旷的荒地,因此,城市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原有的天然土壤植被及下垫层的天然可渗透属性,这种改变是城市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透水性铺装的内部构造是由一系列与外部空气相连通的多孔结构形成骨架,同时又能满足路用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地面铺装。透水性铺装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优势包括改善城市热、光环境、涵养地下水、水体净化、改善铺装地表土壤生态环境、吸声降噪、提高交通安全及城市防洪等生态环境效益。城市传统不透水硬化地面铺装呼唤生态回归——透水性铺装。针对推广应用透水性铺装急需解决的难题,结合中国国情,探究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