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建设 摘要: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7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重要进展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做了一系列关于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决策和部署,重视并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必定要求.而且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良好可持续进展。如不及时加以重视并杜绝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行为,必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处。近年来全国各地、包括世界各地发生的各种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现象,无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此,本文加以浅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它包括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规划建设、法制建设等诸多方面。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各地仍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进程。 一、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水污染。无论是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禽畜饲养、工矿业排放等方面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污泥等,在未进行任何处理情况下排入江、河、湖、塘,使原本干净的水质变得污浊不堪,臭气熏天,造成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甚至濒临灭绝,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食物链遭到极大的破坏。 其次是化肥污染。各地农民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都会大量使用农膜、农药化肥,有些农户为追求高产增收,常会出现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生态污染,更为严重的是还会使农作物受到污染,造成各类农作物及相关产品残留农药超标,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状况。 第三是大气污染。我国各地农村大多延续着传统的烧柴、烧煤取暖方式及生活用火方式,尤其是北方较为寒冷地区,各种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烟雾及灰尘、粉尘,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第四是水土流失。一些地区特别是在部分山区,大量植被遭到砍伐或破坏,使地表土层疏松、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地面出现塌陷,造成水土流失,增加了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高发,无论哪种灾害,都会给人们造成无法挽回的财产损失,甚至是付出了血与生命的代价。 第五是畜禽、水产养殖业污染。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畜禽、水产养殖业也快速进展,养殖规模不断增大,禽畜粪便没有得到合理的再利用,滋生蝇类等害虫,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