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度测量技术及其进展与展望浅谈长度测量技术及其进展与展望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进展,传统长度测量方法不能满足当今工业生产需求。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长度测量技术,简述了其进展史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未来长度测量技术的进展状况。 关键字:长度测量;进展;应用 长度测量技术是讨论长度测量,使测量值与量化标准值单位统一的技术。长度计量也成为几何测量,包括距离、角度、表面粗糙度、圆度和直线度等以“米”为基本单位的几何量的测量。长度测量是将被测长度与已知长度比较,以确定被测长度量值的过程。机械制造中进行长度计量是为了保证工件的互换性和产品质量,一般以毫米和微米作为测量单位。长度计量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和建立长度计量基准,实现长度计量的量值传递,讨论孔径测量、角度测量、直线度测量、平面度测量、表面粗糙度测量、圆度测量、圆柱度测量、螺纹测量、齿轮测量、自动测量等方法和测量误差,以及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等。 一、长度测量进展简介 最初是以人的手、足等作为长度单位,对所要标记的物体进行长度测量,但由于手、足大小不一,不可避开在测量中遇到麻烦,于是便出现了以物体作为测量单位。在古代,人类为了测量田地等就已经开始了长度测量。商朝时候就出现了测量长度的象牙尺,以后出现了新莽铜卡尺等。长度测量进展迅速,1496 年和 1760 年英国先后采纳端面和线纹的码基准尺作为长度基准。1789 年法国提出建立米制,1799 年制成阿希夫米尺。 随后,在机械制造业出现了以机械原理的测长技术。1631 年发明游标细分原理,18 世纪中叶,出现用螺纹放大原理进行长度测量。光学原理的测长技术也慢慢走入人类生活,19 世纪末出现立式测长仪,20 世纪 20 年代前后已应用自准直、望远镜、显微镜和光波干涉等原理测长,使工业测量进入不接触测量领域,解决了一些小型复杂形状工件。气动原理的测长技术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进展起来的。它的测量效率高,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适宜在车间使用,但其示值范围小,阻碍了它的进展;应用电学原理测长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进展起来的。首先出现的是应用电感原理的测微仪。后来由于电子技术的进展,电学原理的测长技术进展很快。它可以把微小误差放大到 100 万倍,也就是说 0.01 μm 的误差值可以用10 μm 的刻度间隔表示出来,并能实现各种演算和自动测量。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后,在工业测量中逐步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