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创新模式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创新模式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师生在教学与管理之外开展学习与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其服务工作所展现的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 “读者至上,服务育人” 宗旨的贯彻落实。本文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段与方式、沟通技巧和导读服务等几方面入手,在分析图书馆服务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服务理念 创新模式 高校图书馆是人类文化和传播知识信息的服务中心,是教学、教研的服务基地,它肩负着教育、教学的重任,为教育事业的进展搜集、整理和提供各方面的资料。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说:“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高校图书馆服务没有止境,其服务是传播知识、促进文明社会进步的过程。它的内涵不仅仅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更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及知识应用的综合性知识服务系统,也是高校培育人才的第二课堂。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读者猎取知识和信息的目的、渠道与要求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读者服务工作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创新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唯一选择。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现状 在当今社会,高校图书馆承载着教育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服务模式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服务形式的单一性 图书馆的工作主要以图书馆的馆藏为轴心而展开,以有限有形的文献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和传递为主要内容,向读者提供原始文献等较低层次服务。 (二)服务工作的被动性 目前,图书馆服务是一种等读者上门的服务。在不少馆员的意识深处,以为自己是图书的主人,而不是服务者,即使是服务,也停留在等读者上门的服务状态。 (三)服务工作的封闭性 由于高校图书馆进展时间短,外部联系少,逐渐形成自我封闭的服务模式,服务大多局限在本图书馆之内。 (四)服务对象的固定性 由于条件限制,图书馆的活动少、影响小、读者少,服务对象比较固定,主要为本校师生。 二、图书馆服务的理念与创新模式 以上这种传统的服务模式,面对知识时代的到来,已经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性。但可喜的是,已有一些图书馆讨论者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正在探究图书馆服务理念和创新模式。 (一)树立以人为本、主动服务新理念 高校图书馆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论是馆藏分布设计、各项设施的设置还是流通规则和各种制度的制定,都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