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后建筑结构的鉴定与修复技术结构鉴定的目的是通过检测手段和科学分析,评估结构危险性和继续使用寿命,找出薄弱环节,揭示所存隐患,为结构的加固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其鉴定过程为:首先通过现场调查和检测,确定结构现有的技术状况,然后通过一些仪器、设备对结构受损情况及剩余承载力进行测定、分析,评定结构的损伤程度,最后给出鉴定结论,必要时给出鉴定报告。 建筑物遭受火灾后,首先应由消防部门进行火灾原因及火灾损失的调查,结束后方可进行结构受损诊断的调查。调查应包括两部分:火灾前建筑物情况的调查和火灾后现场的调查 2.1 现场调查和检测 (1) 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起火原因、起火点、火势蔓延路径、火势持续时间以及受灾层数面积等,另外需收集一些火灾现场残留物,以便估量火灾温度;记录建筑物构件的外表损坏情况,如是否有开裂、脱落,钢筋是否外露以及混凝土颜色变化等。为更直观、具体地记录现场情况,还可运用照相机、摄像机记录一些破坏细部。 (2) 检测 要做出鉴定结论,仅仅根据表面化的调查记录是不够的,还应对主要的结构构件进行检测,进一步确定受损程度以及剩余强度。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回弹法、超声法、综合法等。主要检测混凝土构件烧伤深度、裂缝宽度深度、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和构件变形等,有时还需进行现场荷载实验,测定构件剩余承载力。 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具有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测试速度快和试验费用低等优点,在一定条件下能满足结构混凝土强度的测试要求,误差在±15% 以内。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总结出一套回弹法测试的经验,建设部已颁布《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83)。使用时应严格遵守规程,以便取得满意的结果。 超声法测试混凝土强度,国外使于 20 世纪 40 年代,随后进展迅速。其基本原理是基于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不同介面,将产生反射、折射、绕射、衰减等现象,从而使传播的速度、振幅、波形、频率等发生相应变化。测定这些变化规律,即可获得材料的某些性质和内部构造情况。我国目前超声法测强,多作为与回弹法配合的综合法使用,并优先采纳地区曲线或专用曲线。受损分析及鉴定 (1) 混凝土的受损分析 火灾后混凝土强度损失主要取决于受火温度的高低及冷却方式。实验表明,当受火温度低于400℃时,无论是喷水冷却还是自然冷却,混凝土强度均没有明显的降低;当温度超过 400℃后,水泥石的晶架结构破坏严重,混凝土强度开始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