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 复习题第一章 1.测量方法:实现被测量与标准量比较的方法。测量一般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另外还包括:2.随机误差分布的性质:有界性;对称性;抵偿性;单峰性。3.测量系统的组成:a.传感器:被测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便于处理和传输的另一物理量的元件。如,电量。传感器的要求:i.选择性:不受被测对象的非被测量的影响(否则补偿);ii.复现性: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间应有稳定的单值函数关系,最好是线性关系。iii. 稳定性: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如时间),保持其计量性能恒定的能力。iv. 超然性:测量过程中,传感器或多或少都要消耗被测对象的能量,或在接触对象时改变对象的原状态。仪器不影响被测量的能力叫超然性。b.变换器: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变换成显示器易于接受的信号的部件。c.显示装置(包括模拟式、数字式、屏幕式)。d.信号传输通道(形式分为电线、电缆、光缆、管道、电磁耦合或无线电通讯等)。4.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开的,只要有测量就有误差。5.测量误差的分类:a.系统误差:相同测量的条件下,对统一被测量量进行多次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这类误差称为系统误差。消除:通过实验的方法消除,也可通过引入修正值的方法修正。b.随机误差: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 ,由于受到大量的、微小的随机因素影响,测量误差的绝对值的大小和符号没有一定的规律且无法简单估量,这类误差称为随机误差。消除:一般用统计理论进行估价。c.粗大误差:明显的歪曲了测量结果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6.测量精度:a. 准确度(反映系统误差影响程度):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测量值偏离真值的程度。b. 精密度(反映随机误差影响程度):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测量值重复一致的程度,或者说测量值分布密集的程度(测点离散度)。c. 精确度(反映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综合影响程度)。7.量程:仪表能够测量的最大输入量与最小输入量之间的范围。8.基本误差:仪表测量值中的最大示值绝对误差与仪表量程之比值。9.精度:仪表工业规定,基本误差去掉”%”的数值定为仪表的精度等级,简称精度,值越小精度越高。在选用仪表时,在满足被测量的数值范围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窄量程的仪表,并尽量使测量值在满刻度的 2/3 左右,这样既能满足测量误差的要求,又可选择精度等级低的仪表,从而降低仪表价格。第二章1.例题: 对某温度进行了 16 次等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