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跨空间结构在中国的应用与进展今日我想跟大家讨论一个问题,讨论现代大跨空间结构在中国的应用与进展,什么是现代?怎么划分?是怎样产生的?它包括哪些类型等等,提一些看法,大家都可以讨论而且结合中国的情况,我们当前应用的现在大跨空间结构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等跟大家做些讨论。我没有举国外的例子,仅在中国的应用和进展。 我争取在四十分钟以内,因为这个问题也比较多,大家一起讨论、提一些看法。我想讲六个问题:一是引言;二是现代空间结构的分类;三是现代刚性空间结构的应用与进展;四是现代柔性空间结构的应用与进展;五是现代刚柔性组合空间结构的应用与进展。 第一,引言,几年前也和有关同志讨论过,空间结构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现代空间结构由两部分组成,这个我们从下面这张图来看,我们的空间结构可以认为是古代的空间结构、近代的空间结构以及现代空间结构,我们想这么分。划分的节点实际上是很难的,应该有一段时间,这里正好有些工程,我正向划分是 1925 年到 1975 年。现代空间结构主要是从 1975 年开始,近代空间结构是 1925年到 1975 年,古代空间结构是从 1900 年到 1925 年。 在近代空间结构的进展采纳了一些新的技术,采纳了结构的组合、材料的组合,应用一些结构概念以及结构创新形成在近代进展起来的组合网架结构、一些其他的结构。这个年代是这么看,蓝色的线是现代空间结构,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新材料进展以后;第二部分是近代空间结构在原有的基础采纳新的建设以后,蓝的线 1975 年这个里面也有,我们近代空间结构和古代空间结构也并不是死的。为什么1925~1975 年呢?古代的空间结构大家知道罗马的万神殿,主要是拱券式穹顶结构,比如说南京的无梁殿主要是砖石 最早的薄壳结构是德国耶拿玻璃厂,后来四十年代、五十年代比较典型的是罗马小体育馆。网架、网壳空间结构也在德国,一个蔡司天文馆,15 米跨度,后来各个国家也都有了。我们国家的网架代表是首都体育馆。古老的悬索结构我们国家古代 1825 年竹索桥和铁索桥,近代一点 1953 年美国瑞雷竞技馆和北京工人体育馆。1975 年美国庞提亚克体育馆是 168m×220m,巨型的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后来日本人在东京设立了棒球馆。我们第一部分材料采纳了轻质、高强的材料、模材、索材以及钢棒。向轻快、高效空间进展,如气承式膜结构。 第二部分由这些近代空间结构,网格结构、RC 壳,不再是单一,钢筋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