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具有高空高速、高温高压和易燃易爆等危险性,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八大类。目前,深圳有特种设备 19 万台,其中电梯总量高达 11 万台,列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事关城市公共安全, 随着我市特种设备数量迅猛增长,特种设备故障和事故偶有发生,如何更有效地保障其安全运行,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探究电梯安全监管方式改革,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立法,以改革促立法,以立法促改革。《深圳市电梯安全监管方式改革实施方案》(下称“《电梯改革方案》”)已于今年 9 月26 日经市政府同意全面实施,市人大已将有关改革措施纳入《深圳经济特区特种设备安 全条例》(下称“《特区特设条例》”),该法规将于 2025 年 1 月 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下称“《特设法》”)届时也将实施。 一法一条例以及《电梯改革方案》将扭转以往特种设备安全相关主体方责、权、利不明晰,政府过度介入的局面,逐步形成“企业责任落实、市场有效调节、政府高效监管、各方监督到位、社会救助及时”多元共治的新格局。 一法一条例和《电梯改革方案》有诸多亮点,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举措、新规定。今起,本报结合实例介绍市民最关怀的内容,推出《共治共享特种设备安全系列报道》。此外,还推出特种设备有奖知识竞赛,欢迎广阔市民踊跃参加。 有市民向记者反映:日前,在福田香蜜湖一个大型住宅区突然停电。这时,在每一部电梯门口,都有拿着对讲机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守候,防止出现电梯困 人等事故。这名市民由衷地感慨说:《电梯改革方案》刚全面实施,《特区特设条例》刚颁布,物业管理公司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已在短时间内明显提高了。 上述转变主要是因为《电梯改革方案》和《特区特设条例》中规定的“首负责任”。“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使用单位应当承担应急处置首负责任”,这 一新规定明确了使用单位的责任,促使物业管理企业主动去履行主体责任。此外,《条例》里有多项特种设备监管新举措,如使用 15 年以上的老旧电梯应安全评 估、过度装修电梯可能面临重罚等。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全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 2025 年 10 月,深圳市电梯安全监管方式改革大幕拉开。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友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