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建筑内部给水所需的水压、水量和增压贮水设备2-1 建筑内给水系统所需压力一. 室内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室内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应该能将所需的流量输送至建筑物内最不利点(最高最远点)的配水龙头或用水设备处,并保证有足够的流出水头。流出水头:各种配水龙头或用水设备为获得规定的出水量(额定流量)而必须的最小压力(H3) 图 1-1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室内给水系统所需的总水压——最高最远配水点与室外引入管起点的标高差(米)——计算管道的水头损失(米水柱)——计算管路最高最远配水点的流出水头——水流通过水表的水头损失(米水柱)在设计初,为选择给水方式,推断是否需要设置给水升压及贮水设备,常常要对建筑内给水系统所需压力按建筑层数进行估算:层数(n)12345需水压(mH2O)1012162024上表适用于层高≤3.5m 以下的建筑,该压力为自地平算起的最小保证压力。2-2 给水所需水量1. 生产用水用水量根据生产工艺过程、设备情况、产品性质、地区条件等确定计量方法:①以单位产品用水量计② 以单位时间某种设备上用水量计用水特点:有规律,均匀2.生活用水用水量根据卫生设备完善程度,气候情况,生活习惯、水价等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卫生设备的完善程度。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住宅生活用水定额取消了气候分区而以卫生设备完善程度为基本条件,其主要原因:① 影响用水量的主要因素是卫生设备的完善程度,其它原因已包括地区条件可体现在用水定额的幅度中。② 气候分区 是从建筑的采暖出发不完全适合生活用水定额③ 人员流动,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气候因素的影响下降④ 借鉴国外定额确定原则用水特点:不均匀,卫生器具越多,设备越完善,用水不均匀性越小。3.最大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根据用水量定额及用水单位数来确定 (4-1) (4-2)其中:——最高日用水量 (l/d)——用水单位数(人·床位)——用水定额(l/人·日)——最大小时用水量(l/h)——建筑内用水时间——时变化系数——平均时流量是借助于自动流量记录仪测得建筑物内一昼夜用水变化曲线,并绘制出以小时计的用水量变化阶段图求得。时变化参数经过人们大量测定后,定出一个标准值,作为已知资料被应用。用来设计室外给水管道最合适。原因:室外管网服务区域大,人数众多,卫生设备数量多,不同性质的建筑混杂,工作、生活时间不一,参差交错使用,用水量变化趋于缓和,显得比较均匀。而对于一栋或少数几栋建筑来说,用水人数少,卫生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