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施工技术总体规划2.1 工程特点、难点及重点分析2.1.1 工程特点通过分析招标文件、图纸及业主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宝石电站厂房工程涉及到水工结构物和电站金属结构制安、机电安装的各个方面,本工程施工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施工工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特点如下: 1、设计先进、合理,水工建筑物布置紧凑地面式厂房、压力钢管及调压井洞室结构形式简明。2、工程面广,涉及小断面隧洞、调压井、高水头压力管道、地面式厂房、水流控制和安全渡汛、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和机电安装等多方面,是一个技术含量高的系统工程,施工作业组织复杂性较大。3、调压井所处山坡属同陡倾结构坡,边坡由第四系残坡积层与全风化岩体构成,岩土体结构松软,调压井边坡稳定差。调压井岩体类别主要为Ⅴ、Ⅵ类,属极不稳定岩体。4、压力钢管段Ⅴ类、Ⅵ类围岩较多,有部分断层,属不稳定、极不稳定岩体。5、厂房土建和金属结构及机电安装之间交叉、平行作业,工序间穿插施工,在工期上相互制约,故各分项工程、各工序施工安排和进度控制要求高。2.1.2 工程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分析及对策1、针对本工程地质条件对隧洞施工带来的围岩稳定问题, 4#施工支洞进洞时的安全开挖支护、断层、裂隙对隧洞成型及稳定的不利影响,施工中必须根据其地质条件及工程特性,有针对性地实行控制施工程序,采纳适宜的开挖、支护方法,遵循招标文件的要求,严格按“新奥法”原则施工。对软弱围岩段施工中严格遵循“超前预测、超前支护、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早封闭、强支护、勤量测”的工艺要旨,是圆满完成本工程施工的难点和重点。2、3#施工支洞位于调压井下游,调压井上游引水隧洞段和调压井施工均使用3#支洞作为施工通道,施工期间相互干扰较大,施工中要采纳先进的施工手段,合理安排各项目和工序间的施工顺序,优化整体施工程序,保证上游段引水隧洞早日进洞。3、压力钢管段地质情况为Ⅲ~Ⅴ类围岩,并穿越 F17 断层,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故压力钢管段开挖时,针对各种不同的地质情况,平洞和斜井实行何种开挖方法、支护和抽排水措施以及水文地质情况的超前预报,以确保开挖施工安全、保证质量和工期是压力钢管段施工的一个难点。压力钢管段砼施工时与压力钢管安装交叉进行施工,砼施工时,如何加强砼施工与与钢管安装之间施工程序的规化和协调是一个重点。4、压力管道中主管管道共长 1379.8m,地下埋管砼衬沏段洞径 1.6m,支管管径 1.1m 支管总长 64.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