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三真谛──灭在第三和第四两章中,我们讨论了苦和苦的起因──集。现在让我们来详细了解灭的意义这就是大家所要知道的涅槃。根据语源学的意思,涅槃是 Ni+vana 或 Nir-va,就是断除爱欲、得到自由,与爱欲分离,达到寂灭。虽然巴利文和梵文语源学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专门术语,但不能帮助我们证得涅槃的妙乐。在下一章,我们将会看到,证悟是来自戒、定、慧的修习。涅槃是一种体验,由于它的玄妙,不能用语言解说。它是超世间的,绝对的,无为的。证得涅槃的方法,只能由每个人去体验。不用说涅槃,就是一点简单的东西,如一个人对糖的味道,不告诉他去读关于化验糖的书他事先没有经验,是不能知道的。但是假如放一点在舌尖上,他就会知道糖的甜味,过多关于糖的理论就没有必要了。什么是涅槃?这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一开始就高兴提的问题。这不是今日或昨天的问题。聪慧的答案可能会有,涅槃被用各种明显的专门名词来说明;但是没有一种说明会使我们丝毫接近涅槃,因为涅槃是离言绝思的。比较容易和比较保险所说明的涅槃不是涅槃,因为涅槃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涅槃不可以言喻,它是无法表达的。我们试图说它,就要用字,而字的意义是有限制的。字与宇宙有关系,绝对的实际涅槃,是通过最高的精神修养和智慧证得的。是超越世间体验的,是非语言所能表达的。既然如此,那又为何写它呢那是为了防止对佛教涅槃思想的误解。佛陀说:诸比丘:我想,我已证之法,甚深、难见、难解、宁静、高尚、完全超论证、微妙,智者能理解。但此同时代之人兴奋、沉迷、喜爱官能欢乐。因同时代之人兴奋、沉迷、喜爱官能欢乐,即难见此缘起,亦难见诸缘起法之寂静、“有”之实质舍弃、爱欲息灭、冷静、寂灭、涅槃。若我教此法,他人不理解,对我会生厌烦。[i]从佛陀自己所说,这就清楚地表明,爱欲的根除(涅槃)是难见难懂的。佛陀在第一次说法时,对第三真谛解释说:诸比丘,此是苦灭之真谛,完全息灭、舍离、解脱、不住爱欲。[ii]虽然这种界说未提及涅槃,但“完全息灭爱欲”是包含着涅槃的。此在他处,佛陀说得很清楚。“罗陀,爱尽实即涅槃。”[iii]他答复一位神人说:“舍弃爱欲是涅槃。”[iv]在舍利弗的谈话中,有“此五取蕴根除与舍弃欲贪,即是苦灭。”的话。[v]从上所述,很清楚,涅槃是寂灭,是爱欲断除。像我们在上一章中看到过的,爱欲是苦因只有其根源爱欲息灭时,苦因方能息灭。舍弃了爱欲,也就舍弃了苦和与苦有关的一切。因此,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