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第一节:概述一、建设项目决策的含义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做出推断和决策的过程。二、建设项目决策与工程造价的关系(一)、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二)、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 80%∽90%。(三)、造价高低、投资多少也影响项目决策(四)、项目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也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不同阶段决策的深度不同,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也不同。如投资机会及项目建议书阶段,是初步决策的阶段,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在±30%左右;而详细可行性讨论阶段,是最终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在±10%以内。三、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一)、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就是要合理选择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解决“生产多少”的问题在确定项目规模时,不仅要考虑项目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匹配、能力协调、还要使所有生产力因素共同形成的经济实体在规模上大小适应。这样可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项目规模合理化的制约因素有:1、市场因素2、技术因素3、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燃料动力供应、协作及土地条件、运输及通讯条件。其中,政策因素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地区及行业经济进展规划等。(二)、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 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装备、建筑标准、配套工程、劳动定员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工程造价、指导建设投资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定的合理与否。(三)、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1、建设地区的选择:具体要考虑以下因素:①、要符合国民经济进展战略规划、国家工业布局总体规划和地区经济进展规划的要求②、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条件、能源条件、水源条件、各地区对项目产品需求及运输条件等③、要综合考虑气象、地质、水文等建厂的自然条件④、要充分考虑劳动力来源、生活环境、协作、施工力量、风俗文化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建设地区的选择要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①、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原则②、工业项目适当集中的原则2、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1)、选择建设地点的要求①、节约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