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五 章 免 疫 耐 受在生理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进行“免疫正应答”,以清除病原;对体内组织细胞表达的自身抗原,却表现为“免疫不应答”(unresponsiveness)或“免疫负应答”,不引起自身免疫病。这种对抗原特异应答的T 细胞与B 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不能产生特异免疫效应细胞及/ 或特异性抗体,从而不能执行正免疫应答的现象,称为免疫耐受 (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 。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称耐受原(toleragen )。免疫耐受具有免疫特异性,即只对特定的抗原不应答,对不引起耐受的抗原,仍能进行良好的免疫应答。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整体功能,这不同于免疫抑制药物引起的对免疫系统的普遍的抑制作用。免疫耐受和免疫正应答两者均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功能,一方面对自身抗原的耐受,避开发生自身免疫病;另一方面,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或内源新生抗原应答,执行抗感染、抗肿瘤的防卫功能。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的平衡实际上是“阴”与“阳”的平衡,保持免疫系统的自身(内环境)稳定 ( homeostasis ) 。第 一 节 免 疫 耐 受 的 形 成 及 表 现在胚胎发育期,不成熟的T 及B 淋巴细胞接触抗原,不论是自身抗原或外来抗原,都会形成对所接触抗原的免疫耐受,出生后如再遇相同抗原,免疫系统不予应答,或不易应答。原则上,这种免疫耐受长期持续,不会轻易被打破。在后天过程中,原本对抗原应答的T 及B 细胞克隆,受多种因素影响,也会发生免疫耐受,这类耐受能持续一段时间,部分耐受可能随诱导因素的消逝而逐渐解除,重新恢复对相应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一 、胚 胎 期 及 新 生 期 接 触 抗 原 所 致 的 免 疫 耐 受1 .胚胎期嵌合体形成中的耐受 Owen 于1945年首先报道了在胚胎期接触同种异型抗原所致免疫耐受的现象。他观察到异卵双胎小牛的胎盘血管相互融合,血液自由沟通。出生后,两头小牛体内均存在两种不同血型抗原的红细胞,构成红细胞嵌合体(chimeras ),互不排斥(图15-1A )。且将一头小牛的皮肤移植给其孪生小牛,亦不产生排斥。然而,将无关小牛的皮肤移植给此小牛,则被排斥,故这种耐受具有抗原特异性,是在胚胎期接触同种异型抗原所致的免疫耐受。2 .在胚胎期人工诱导的免疫耐受 根据Owen 的观察,Medawar 等设想,可能是在胚胎期接触同种异型抗原诱导了免疫耐受的产生。Medawar 等将CBA(H-2k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