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开放实验的补充说明1. 培育基倒培育基一定在超净台中完成,注意无菌操作,平板不能高压灭菌,会变形。2. 线虫的食物滴菌同样在超净台中完成,菌滴于平板中央(防止线虫爬到平板边缘干死丢了),并且要进行测试无杂菌才可大规模使用,污染杂菌会影响观察和统计记录。3. 线虫的生活史和表型观察(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两部分是整个线虫遗传实验最重要的基本知识。需要记录并熟悉线虫的生活史。熟知不同阶段的线虫(特别是 L4 和 adult),区分雌雄同体线虫(hermaphrodite)和雄虫(male),识别典型的突变体:unc 和 dpy。4. 线虫的基本实验操作(重要)熟练使用 picker(自制铂金丝小铲),达到如下要求:1) 注意操作迅速,洁净,不污染杂菌,及时烧 picker,防止交叉污染虫子和卵;2) 两种方法“挑”和“粘”。“挑”:在解剖镜下找到目标线虫后,用picker 末端在线虫的附近压琼脂培育基,使线虫爬到 picker 上再转移到新的平板中;“粘”:用 picker 末端蘸取少量 OP50,轻轻地而且快速的碰触线虫的上部,线虫被 picker 上的菌液粘住。3) 用“挑”法时,往新的平板放线虫时,注意要慢慢降低 picker 末端,轻轻接触琼脂平面或菌苔边缘等线虫爬出来,不要将琼脂戳破,否则线虫喜爱钻入琼脂中,4) 转移虫子不挑破培育基,不使虫子被挑死;假如是用“粘”法,直接将picker 底部粘上的菌液线虫放到新平板的菌苔边缘即可。3)挑虫准确性强,不顺带别的虫子和卵;4) 要做到“挑的起”,“放的下”,掌握挑虫技巧。5. 线虫的遗传实验技巧1) 掌握 mating 时期:充分利用 L4 的特点,使用 L4 早期的雌雄同体的虫子进行交配。2) 铺 op50 食物菌斑时,建议铺菌斑较小的平板作为 mating plate,提高交配效率,另外雄虫比例较高时也可提高交配效率。一般雄虫:雌雄同体为 3:1 至 4:1 能有不错的交配效率,当雌雄同体为比较弱的突变体时,建议增加雌雄同体的量,以防止某些母本产卵少或不产卵,导致交配后代很少。尤其是在做测交需统计下代各种线虫的表型时,更要保证有足够多的交配后代可以统计。3) Mating 时,准确记录亲本数目,一定在 F1(子一代)到 L4 之前处死P0(亲本)中的雄虫,防止回交,并且之后及时处理 P0 中的雌雄同体虫和长大的 F1(有的实验需要及早 clone out,单虫单盘培育),防止影响统计的准确性。4) 利用线虫生长速度合理安排时间,比如 15℃生长较慢,25℃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