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教案第一章 概述★ 目的和要求本章概括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讨论对象、内容以及讨论方法,作为全课程的引论与向导。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组织行为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并了解组织行为学的讨论对象及讨论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讨论打下基础。★ 学习目的与目标 一、定义组织行为学 二、明确组织行为学中的基本行为准则 三、描述组织行为学的三个目标 四、列举管理者使用组织行为学概念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会 五、列举与组织行为学领域相关的学科 六、描述组织行为学的进展★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有关概念,术语;组织行为学讨论的对象;组织行为学的进展。难点是学生刚刚接触这门学科,因此在了解学科术语时,应结合实际生活事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理性认识。同时逐步掌握讨论这门学科的方法。★ 教学内容学习一门课程,首先要了解这门课是讨论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学科。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纳系统分析的方法,讨论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案例导入你对人的心理了解多少?弗洛伊德本我:是内心深处最本质的想法,是潜意识,表现为情绪;自我:是心灵的检察官和思想工作者,表现为理智、文化与修养;超我:是心灵的“外部环境”,表现为法律、道德与习俗,即中国传统文化中“慎独”的境界。讨论:组织行为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一、个体行为:核心问题是沟通与文化 “其实,我同意你的想法,但我很不喜爱你讲话的口气和态度” 。这体现了理性的逻辑思维和感性的心理状态之间的距离,表现为心灵之间的距离。二、群体行为:核心问题是领导与团队三、组织行为:核心问题是系统和规律讨论:当代员工心理上出现的新问题是什么?(一)心理退化 退化原指有机体在进展演变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结构变小,机能减退以至消逝。 退化泛指事物由好变坏由优变劣。心理退化指在特定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由积极变消极。(二)心理逆反 心理逆反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形成的与常态性质完全相反的心理现象。(三)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形成的疑惧心理,对立情绪和成见。(四)心理嫉妒 心理嫉妒是对品德、才能等各个方面比自己好的人心怀不满和怨恨的不良心理。这种怨恨心理一旦产生,轻则对对方猜疑、不满,进而疏远,甚至不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