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结构分析设计基本信息

结构分析设计基本信息_第1页
1/31
结构分析设计基本信息_第2页
2/31
结构分析设计基本信息_第3页
3/31
C 、 D 、 E 区 部 分 | 结构分析设计基本信息 | 结构重要性系数, RWO = 1.00 标准截面总数, NSECT= 11 结构类型 LSC = 1 (0/ 钢筋混凝土结构, 1/ 钢结构, 2/ 混合结构) 混凝土容重 (kN/m3): GC = 25.00 钢材容重 (kN/m3): GS = 78.00 水平力的夹角 (Rad): ARF = 0.00 地下室层数, MBASE= 0 恒载计算标志, MVER = 2 (0/ 不考虑, 1/ 一次加载, 2/ 施工模拟) 风荷载计算标志, MWIN = 3 (0/ 不考虑, 3/ 考虑X 和Y 方向) 地震荷载计算标志, MEAR = 3 (0/ 不考虑, 3/ 考虑X 和Y 方向) 恒载和活载分开计算标志 LDS = 1 是否考虑扭转耦联: NGL = 1 计算振型的个数: NMODE= 18 地震烈度: NAF = 8 场地土类别: KD = 3 近远震信息: NER = 0 框架的抗震等级: NF = 2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NW = 3 活荷质量折减系数: RMC = 1.00 周期折减系数: TC = 0.90 结构的阻尼比 (%): DAMP = 3.50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BK = 1.00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BT = 1.00 梁跨中弯矩增大系数: BM = 1.20 连梁刚度增大系数 BLZ = 0.70 梁扭矩折减系数: TB = 0.40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RSF = 1.00 0.2Qo 调整起始层号 KQ1 = 0 0.2Qo 调整起始层号: KQ2 = 0 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 NTL = 0 顶塔楼内力放大: RTL = 1.00 梁主筋强度 (N/mm2): IB = 300 柱主筋强度 (N/mm2): IC = 300 墙主筋强度 (N/mm2): IW = 300 梁箍筋强度 (N/mm2): JB = 210 柱箍筋强度 (N/mm2): JC = 210 墙分布筋强度 (N/mm2): JWH = 210 梁箍筋最大间距 (mm): SB = 100.00 柱箍筋最大间距 (mm): SC = 100.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 (mm): SWH = 150.00 墙竖向筋分布最小配筋率 (%): RWV = 0.30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kN/m2): WO = 0.45 地面粗糙程度: (1/A,2/B,3/C) MSOIL= 2 结构类别:( 框架/ 框- 剪/ 剪力墙) MTYPE= 1 体形变化分段数: MPART= 1 各段最高层号: NST1 = 4 各段体形系数: US1 = 1.40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 LSP = 4 (0/ 不考虑, >0/ 考虑从第1 到LSP层) 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 MLIVC= 0 (0/ 不折减, 1/ 折减) 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 MLIVD= 1 (0/ 不折减, 1/ 折减) ------------ 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结构分析设计基本信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