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在跨国公司经营的应用探究群体心理在跨国公司经营的应用探究 摘要:时代进展,竞争愈演愈烈。跨国公司在其经营运作、经营制度和经营理念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特性,使其能够立于竞争激烈的时代前沿不败。这归功于跨国公司经营的三方面与其员工这一群体的心理的相互作用。群体的力量能成就壮举,也能够毁灭文明。 关键词:跨国公司;群体心理;经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5)02-0011-04 一、群体心理与跨国公司的关系 (一)定义 群体心理最早源于勒庞医生的讨论著作中,他指出,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讨论群体的共同心理、行为等特征,即群体心理。 跨国公司因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标准,也有着不同的定义。为了方便寻找两者的关联,笔者采纳比较广义和宏观上的、综合因素基础上的定义。弗农认为,“一个企业也就是控制着一大群在不同国家的公司的母公司。各个自成一群的公司,对人力和财力资源实行统筹使用,并根据一个共同战略要领行事。规模也是重要的。这样,每一群的销售额在 1 亿美元以下者,不认为是跨国公司。” 笔者把群体的概念向跨国公司的角度从微观上拓展出去:一批有才华能力的人,为了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达到企业股东收益最大化,达到企业战略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公司的日常经营、规章制度、经营理念等方式联系在一起,从而进行分工合作等活动的人。这样,便从群体的角度,重新解释补充了跨国公司在人力资源角度的含义。 (二)群体心理与跨国公司的关系 仅从定义不能反映群众心理对于跨国公司的经营的巨大影响,还需要从群众的特性等方面,结合跨国公司进一步分析。同情、模仿、暗示是传统群体心理的三大原则,但不是三个原则同时起决定性影响,如每家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暗示员工的关键因素,他们会潜意识地模仿彼此,让自己有一种“我是属于这个企业”的归属感。群体特性,通过跨国公司的员工的作用,与公司的经营运作、经营制度和经营理念息息相关。 选择跨国公司作为讨论对象,原因如下。其一,员工方面,跨国公司员工在数量和质量大都位于其他企业之上,比较符合群体的要求,是根本原因;其二,就经营方面,跨国公司经营规模大,对经营要求高,讨论结果比较有代表性和显著性;其三,就制度方面,跨国公司需要更新规章制度来适应变化的环境,为战略制定执行、获得最大化利益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