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村的“一千零一夜”耿村的“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闻名于世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享誉世界民间文学之林。有谁会知道在中国河北冀中平原的一个小村子里,也演绎并流传着自己的“一千零一夜”。河北省藁城市长安镇耿村的“天方夜谭”,是由村子里土生土长的 200 多位民间故事家共同讲述的四千多个故事组成的“民间奇观”。“讲故事”是耿村人自我艺术化的文化自觉的过程,也是他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文化行为。 耿村有“故事家”(会讲 50 个故事以上的村民)100 多人,会讲故事的 200 多人,被称为“故事窝”“笑话村”,被专家誉为“华北平原民间艺术一枝花”。改革开放后,耿村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故事第一村”并由此享誉世界。 一 阳春三月,麦苗青青,伴着细雨笔者造访了“中国故事第一村”――耿村。高大复古的牌坊迎面矗立,古雅的韵味瞬间晕染了这个并不起眼的平原小村。 远远的,一位中年男子在村口迎着,他个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衣着朴素,但眼睛闪耀着智慧的光。他就是藁城市耿村民间故事演讲协会会长靳春利,他热情地递上一张名片,上面赫然多出了两个名头:耿王后裔联谊会、耿村民俗文化旅游协会会长。 靳春利先引着我们向耿村故事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张才才家走去。穿过狭窄的小巷,两扭三拐,便到了一处春意盎然的院子,大花布门帘透露着农家朴实的乡土味,据说主人和他妻子侯果果都是故事讲述家,他们讲的故事如同这农家庭院般质朴而恬静。 呼唤了几声,屋门开着,家里却没有人。“夫妇俩可能去串门儿讲故事去了,我去喊他们。”靳春利让我们等着。一会儿,张才才回来了,耳边挂着助听器,身边跟着一位 70 多岁的大娘,她肯定就是侯果果了。张才才的开场白简单明了:“都 85 岁了,耳朵不好使了。想听个啥笑话?我的嘴巴还好用,讲的故事保准是书上没有的。”“讲一个逗乐的,让他们听了笑得坐在地上起不来!”靳春利提醒着。“那就讲个《看花大姐》吧。”张才才边唱边讲了起来,故事描述了民间街头争看花大姐之美而闹出的笑话:买豆腐脑儿的看呆了,把一瓶香油都倒空;剃头的看入迷了,削掉耳朵不知道疼;木匠拿着钻头扎大腿,一丝一毫没反应……将地方说唱艺术生动地融入故事的讲述中,增加了艺术元素,丰富了讲故事的形式,这是张才才讲故事最大的特征。 别看侯果果是位女故事家,但是她讲起故事来声情并茂,语言鲜活生动,不输须眉。她给我们讲的是邻里关系的两则新故事,家长里短到了果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