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麦管理氮肥后移技术试论小麦管理氮肥后移技术 小麦氮肥后移技术主要适用于强筋和中筋小麦,以春季追氮和底追比例后移,适宜的氮素适用量为核心的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一是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较传统施肥增产 10%~15%;二是改善小麦的籽粒品质,改善优质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三是减少氮肥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10%,减少氮素环境的污染。这套小麦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适用于北方冬麦区和黄淮海冬麦区高产田的强筋和中筋小麦生产。氮肥后移技术要注意两点:一是在较高的土壤肥力条件下运用该技术;二是在正常栽培条件下运用该技术,晚茬弱苗等麦田不宜采纳。具体技术如下。 1.施肥期 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分蘖至越冬,这一时期的吸氮量约占总吸收量的 13.5%;二是从拔节至孕穗,这一时期吸氮量约占总吸收量的 37.3%。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将氮素的底肥比例减少到 50%,追肥比例增加到 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为 30%~50%,追肥比例为 50%~70%。同时将春季追肥时间后移,土壤肥力高的采纳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可从拔节期移至拔节期至旗叶露尖时追肥,有效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提高粒重;控制生长,有利于小穗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改善小麦品质。 2.备播期 2.1 培肥地力 实行氮肥后移技术,须以较好的土壤肥力和肥水条件为基础。实践证明,小麦产量 250 千克/公顷及以上的麦田,适合于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一般肥力的麦田,有机肥的全部,氮肥的 50%,磷肥、钾肥、锌肥的全部均施作底肥,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再施剩下的 50%氮肥;土壤肥力高的麦田,有机肥的全部、化肥氮肥的 1/3、钾肥的 1/2 及磷肥、锌肥的全部均作底肥,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再施剩下的 2/3 氮肥和 1/2 钾肥。 2.2 选用良种,确定合理群体 选用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品种,有利高产优质。在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有两类强筋和中筋品种,以不同的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都可获得优质高产。一类是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适宜基本苗要求较少;另一类是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适宜基本苗要求较多;此外要选用质量高的种子。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种衣剂拌种,种衣剂含有防病和防虫药剂,有利于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易发生的病症,培育壮苗。 2.3 深耕细耙 适当深耕,打破犁底层,不漏耕;耕透耙透,耕耙配套,达到上松下实;耕后复平,保证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