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试论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 摘要:金融机构在我国经济的迅速进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融资保证作用。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竞争已经超越国界。文章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 模型),对工商银行 2025-2025 年的经营效率加以分析。从实证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来,工商银行的上市,对于其提高经营效率是由显著影响的。这说明股份制改革对于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银行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金融机构;经营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 模型) 一、引言 在金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资本市场实现了快速进展,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在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过程中,需要有发达的金融体系来支持,从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进展水平来看,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需要全面升级,银行应该从传统分业经营转变为混业经营模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传统的商业银行,应该逐步转变为金融控股公司。只有完成了这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国的金融机构才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同业竞争中生存下来,在中国经济的高速进展中提供金融机构应有的贡献。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逐个上市,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这也有利于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控股实现混业经营的目标。本文选取工商银行作为分析对象,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模型)对其经营效率进行讨论,讨论期间选取的是 2025-2025 年度。 二、经营效率的评价方法 (一)经营效率评价方法的文献综述 效率被定义为一定的投入量所产生的有效成果,所以从考虑投入和产出角度来看,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就是指一定金融资源的投入,对金融机构产出的最优效果。对商业银行效率的讨论开始于 20世纪 80 年代,许多金融机构大规模的合并使银行业务日趋综合化,在此情况下,引发了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思考。Berger 等人汇总了 122 篇定量分析金融金钩效率的文献。而在中国对银行效率的讨论起始于定性分析,直到 2000 年才有一些以前沿分析法为基础的定量讨论。其中有一大部分学者对全国的银行业进行了分析评价,如魏煜和王丽运用 DEA 方法,通过对 12 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的讨论,认为四大商业银行的大大低于其他银行的平均经营效率。也有一部分学者对区域性的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进行了分析,如李萍萍、马占新就运用了 DEA 评价模型对山东省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则是讨论了工商银行 2025 年至 202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