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水泥稳定碎石在市政道路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广泛应用,在提高道路舒适性、加强道路承载能力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强度不足、局部松散破裂、干缩裂缝等问题。本文从原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城市道路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整体性、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耐久性和抗冻性及与面层结合好的技术特点,且料源广泛,可就地取材,便于原材料和混合料的加工,易于机械摊铺操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修建城市道路路面基层(底基层)。为了保证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底基层)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除结构设计合理、路基强度满足要求外,重点是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原材料选择、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 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是路面工程的物质基础,严把材料质量关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 3h 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 6h 以上)的低标号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采纳,但不应采纳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技术法律规范的要求,水泥初终凝时间是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控制时间的重要依据。粗集料的质量控制指标主要是根据结构层性能决定的碎石(砾石)压碎值和颗粒组成,确定出碎石(砾石)的强度和级配。细集料主要是控制好优质天然砂、石屑的颗粒组成和掺加量,保证级配连续。为了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应需加强对各类原材料的料源进行提前确定和检查,在使用过程中按规定频率抽样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能用于工程中,并应及时清除出场。 三、混和料的配合比设计 通过对工程实际应用的矿料分别进行筛分试验和测定其相对密度,根据各种矿料的颗粒级配和计算用量比调配出合理的级配曲线。由于水泥剂量对干缩性的影响,随集料平均粒径的增大而减少,集料平均粒径越大,水泥剂量对干缩性的影响越小;在相同条件下,水泥稳定中粗粒土的收缩性较细粒土的收缩性要小得多;对大多数土混合料而言,随水泥剂量的增加,收缩性逐渐减少,并达到最小值,然随水泥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