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白姜―青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铜陵白姜―青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 导读:大蒜和铜陵白姜是安徽铜陵“八宝”中的两宝,也是著名的地方特色农产品。铜陵市农科所从轮作模式、技术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经济效益等方面深化探究、分析、总结,形成了铜陵白姜―青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两茬 667 m2 总产值达 1.65 万~1.80 万元。该模式充分考虑了生姜与葱蒜类作物的合理轮作,技术法律规范简单,农民易于掌握,经济效益显著。 铜陵有“八宝”:金、银、铜、铁、硫、生姜、大蒜、麻。大蒜和铜陵白姜在铜陵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著名的地方特色农产品。近几年,铜陵市农科所进行了深化探究、分析、总结,形成了铜陵白姜―青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采纳标准化栽培,平均 667 m2 铜陵白姜产量 1 750~1 850 kg、产值 1.1 万~1.2 万元,青蒜产量 1 100~1 200 kg、产值 5 500~6 000 元,两茬总产值达 1.65 万~1.80 万元。该模式充分考虑了生姜与葱蒜类作物的合理轮作,技术法律规范简单,农民易于掌握,经济效益显著。 1 茬口安排 10 月中旬播种大蒜,翌年 1 月上中旬采收青蒜上市,至 2 月中下旬结束,4 月上中旬播种生姜,9 月下旬至 10 月初上市。 2 铜陵白姜 2.1 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高燥、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田块,深翻 40~50 cm,667 m2 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3 000~3 500 kg、饼肥 150 kg,再耙细整平。作 3.5~4.0 m 宽的高畦后,按行距55~60 cm 横挖梳子形的小行垄,播种沟深 30~35 cm,沟壁整成南陡北斜(60~70°的斜坡),并用力将北沟壁踩严踏实,同时开腰沟、纵沟和围沟。 2.2 切分姜种 4 月上中旬,将姜种从姜阁内取出后,选择姜身粗壮、顶部芽钝圆的姜块作种,用手抹掉姜种上的细弱小芽和带有黑斑点的芽,放在室内晾 2~3 天,进行炼芽。播种前视姜芽着生密度和部位切块,每块姜种质量 50~60 g,只留 1 芽。切口立即蘸草木灰或用 50%多菌灵 500 倍液浸泡消毒 15~20 min。667 m2 播种量 150~200 kg。 2.3 播种 4 月上中旬,选择晴天播种。在播前用小铲子将播种沟的北坡壁上距沟底 4~5 cm 处铲平,摆放姜种块,株距 18~22 cm,将姜种块顶芽向下或平放,且朝南方向摆放姜种块。播种后,立即在每块种姜上盖一把土粪灰,厚 3~4 cm,并每 667 m2 施磷酸二铵 50 kg、腐熟饼肥 50 kg、硫酸钾 25 kg。最后再盖上牛栏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