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地理位置工程规模xx 河位于 xx 北部区域,西起 xx 河,东至 xx 河,中串 xx,全长 7.17km,为区域性引排水河道。本标段河道范围为:xx 河至 xx 东岸段,长 0.9km,湖西岸至 xx 省道段,长 1.0km,两段总长合计为 1.9km。根据《xx 市 xx 片区防洪除涝规划》,确定 xx 河工程等级为等Ⅲ工程。河道为 3 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 4 级。本工程计划工期 75 天。1.2 水文气象、地质1.2.1 水文气象xx 市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既有暖温带的特征,又有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其基本特征是季风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具有海洋气候和大陆气候双重特点。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夏季潮湿多雨,气温偏高。据近年来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 14℃,最高气温高达 40℃,最低气温在-8.1℃。多年平均降雨量 900.9mm。且 70%以上集中于 6-9 月份,最大年降雨量为 1974 年 的 1535.4mm 。 多 年 平 均 蒸 发 量 为 855.1mm , 最 大 年 蒸 发 量 为961.3mm,最小年蒸发量为 754.1mm,蒸发量的年内分配不均,5-9 月蒸发量占全年的蒸发量的 59.0%。工程所在地东临黄海,受潮汐影响较大,潮型属非正规半日潮型。根据 xx港潮水位站资料,年最高潮位为 4.05m(废黄河基面,下面),年最低潮位为-2.16m,多年平均高潮位为 3.32m。1.2.2 工程地质根据业主提供的《xx 市 xx 新区 xx 河、xx 整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地层地质成因为海相~泻湖相,地势平坦,预估 25m(从自然地面起算)深度范围内 xx 及 xx 河场址区内土层主要分为 5 层,土层结构及岩性牲如下:①层:为灰黄、灰褐杂灰褐色重粉质壤土、粉质粘土,含砾石,表层各植物根茎,为堆土或耕作土。层厚 0.4~0.1 米,极少数的堆土区可达到 2.10 米以上。第 a 层,素填土,灰黄色,主要由粉性粘性土组成,在 xx 区及 xx 河道两侧均有分布。第①层,淤泥质粘土,灰黄色~灰黄色,流塑,饱和,高压缩性土。地层平均厚度为 2.13m。第②层:淤泥,灰黑色,流塑,饱和,高压缩性土。地层平均厚度15.08m。第③层:含钙质结核粘土,黄色,饱和,中等压缩性土,地层平均厚度4.68m。第④层:含铁锰结核粘土,黄色,硬塑,饱和,中等压缩性土。层厚一般在 2.58m。xx 及 xx 河边坡开挖主要涉及的地层为第①层淤泥质粘土和第②层淤泥,均呈流塑状,在边坡开挖过程中易坍塌,应注意防护,应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