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与他的法治梦陈卓与他的法治梦 审判“四人帮”、建立中国政法大学、组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哪一个不是足以改变中国法治进程的事件?而重要参加人陈卓却极少留下只言片语。他总是在不声不响中践行着自己的法治梦 陈卓的第二任秘书袁江至今还记得 12 年前的那次重庆之行,他跟随陈卓去重庆考察当地的律师事务所,闲暇之余一行人去参观了位于重庆大足的北山摩崖造像。 众人走到一尊“六趣生死轮”的石刻面前,只见一个又高又大的无常大鬼,双手紧握巨轮,嘴巴将轮子咬住,露出两颗尖利牙齿。轮中雕刻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的禅意引得众人情不自禁聊了起来。 在导游的建议下,众人决定各自分享一下这辈子感觉最痛苦的事情,许多人表达了工作带来的煎熬,或者俗事的困扰,轮到陈卓时,他说:“没有工作是这辈子最痛苦的事。”袁江回忆,他永远也忘不了陈卓当时说话的神情,他是真心的。 紧接着众人又问:“那陈老你下辈子想做什么呢?”陈卓笑笑,说:“还是要做这些事,与法治事业相关的工作是我最热爱的工作。” 克制与谦逊的法治风格 陈卓逝世那天是 3 月 21 日,正好是国际精神卫生与神经科学基金会发起的“世界睡眠日”。就像马克思的辞世被恩格斯叹为“永远地睡着了”一样,陈卓也在一生的辉煌播撒完了后,永远地睡去了。 4 日后在八宝山进行的追悼会上,93 岁的司法部老部长邹瑜、83 岁的江平与陈光中皆到场送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等人敬献花圈,与会人员无不触目伤怀。 《方圆》记者忆起一年以前,曾因中国政法大学建校六十周年的报道而在陈卓家中与之见面的场景,如今仍然历历在目:当时老人尚矍铄而健谈,亲自给记者倒了茶,坐在客厅的木椅上和记者寒暄。谈话中,提起中国政法大学昔日的坎坷与今日的荣光,老人更是神采飞扬,讲了许多故事,提了很多人物。 其间有一句话,陈卓反复说起,“不是我的功劳”、“我没有多大功劳”、“都是他们的功劳”诸如此类,令记者印象深刻。当时准备的一些材料,包括陈卓主持建立中国政法大学特别教学体制、“导师组”计划等等,大多都因他的谦逊而把他同这些重要事件之间的关系给否定了,这对于急需资料的记者来说,无异于泼了一盆冷水。 直到今年陈卓逝世,在采访过法学家江平、司法部原副部长段正坤等人以后,记者才终于从这些旁人的口中得以证实,那些事件就是跟陈卓有关系,而且有莫大的撇不开的关系。比如,建立法大讨论生院“导师组”的事情,是陈卓一一与准备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