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土建工程第***合同段驻地监理办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在工程施工中,一般常见的中毒事故主要有一氧化碳中毒人工挖孔桩井底窒息中毒以及液化石油气中毒等。遇到中毒紧急情况时,必须保持冷静;取保自己的安全;报警和电话求援;将患者移离危险区;实施第一救援。⑴ 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措施凡是含碳的物质如煤、木材等在燃烧不充分的时候都可能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环境有燃烧、浓烟、且缺乏良好通风设备的环境。伤员有头痛、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昏迷等症状特征,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奇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注射呼吸兴奋剂,同时给氧。也可对昏迷者人中、十宣、涌泉等穴位进行针刺,待病人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方可送医院。⑵ 人工挖孔桩井底窒息的应急措施人工挖孔桩施工等由于通风条件差,其空气成分与外界大气成分有很大差别。离地面越远,通风越差,井底气体成分、比例的改变,基本上表现为:氧气含量显著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其他有毒气体产生等。中等症状主要是缺氧窒息。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无力,相继有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呼吸逐渐急促,变得快而浅。随着缺咽的加重,意识逐渐模糊,全身皮肤、嘴唇、指甲处,呈现明显的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病人陷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困难,缺氧而死亡。这样的环境救人,首先要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转到地面上或通风良好的地方,然后再作其他有关处理。在救援人员需要深化到地下建筑或人工挖孔桩井底以前,最好先测试一下其中的空气成分,根据测定情况,决定是先进入或是先改善井下的空气状况。这十时可使用鼓风机等促进通风,切忌盲目入内救人,既救不了人,又害了自己。经过通风处理后,抢救人员方可入内救人。但为了保障安全,预防意外发生仍需用安全绳、引导绳等,若用防毒面具,则更为理想。救出的日人员,应立即移至空气新奇通风良好的地方,松开衣领、内衣、乳罩和腰带等。对呼吸困难者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或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救援者本身进入井底后,若感到头晕、眼花等缺氧症状,应立即返回,以免中毒。即使佩带防毒面具,也应严格计算时间,切勿大意。⑶ 液化石油气中毒应急措施对此类伤员要立即脱离现场,解衣宽带,保暖,吸氧。使用脑细胞代谢剂,如细胞色素 C、ATP、辅酶 A 和维生素C、B1、B6、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