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论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以客观题题型出现。在近三年试卷中,本章内容所占分值为 2 分左右。分值分布情况如下:题型2025 年2025 年2025 年考点单选题-—1 题 1 分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收入、利润)的特征多选题—1 题 2 分—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应用推断题 1 题 1 分—1 题 1 分(1)谨慎性要求;(2)利得与损失的会计处理合计1 题 1 分 1 题 2 分 2 题 2 分 内容介绍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 内容讲解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财务报告目标的重要性:指出会计工作和财务报告的作用。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理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起点,其要点包括:为谁服务?通过什么方式? 在我国,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其中,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 从理论角度看,企业财务报告主要应达到两个方面的目标: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决策相关)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其中最主要的使用者是投资者,其他使用者的需要服从于投资者的需要。在提供财务报告时,应首先考虑报告所涵盖的信息是否有利于投资者的决策。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受托责任) 在现代公司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只有通过会计信息,才可以准确推断投资者的投资是否被科学、合理而有效的使用着,才可推断投资使用的效果,这也是会计信息的重要意义. 会计信息向外部投资者真实可靠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实际上也反映着经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决策相关,从信息质量要求方面讲,属于相关性要求;而受托责任,主要反映可靠性要求. 二、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的定义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 会计人员应站在企业立场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不是站在投资者立场反映所有者的资金运动,要对企业资金和所有者资金进行区分。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法律主体是指具有法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