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 细胞作用及效应机制1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NK 细胞低亲和力的 CD16 分子与靶细胞 IgG 抗体复合物结合后,活化蛋白酪氨酸激酶(PTK),使PLC γ 的酪氨酸磷酸化,裂解膜磷酯酰肌醇为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IP3 增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进而释放细胞毒性物质(如穿孔素和颗粒酶)。讨论发现,IgG1 抗体与凝集抗原作用能增强 IgG1 与 NK 细胞的结合,且去除岩藻糖的 IgG1 抗体更易募集和活化 NK 细胞,从而减少诱导 ADCC 所需的抗原量并且明显提高 ADCC 作用;当低岩藻糖抗体与靶细胞同时存在时,NK 细胞尤其是 CD56dim 细胞群的活化标记 CD69 表达增高。Forthal 等报道在 HIV 急性感染期,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表达 HIV 糖蛋白与特异抗体结合,介导 NK 细胞发挥 ADCC 作用杀伤靶细胞.另有讨论者用 HIVgp120 特异的 IgG1/IgA 嵌合蛋白交联 CD16,活化新奇分离的 NK 细胞,只需 pmol 浓度即可溶解 HIV 感染的靶细胞.2 天然细胞毒性(Natural cytotoxicity)天然细胞毒性是指不需要抗体介导,也不经预先致敏而直接杀伤靶细胞的作用,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与 ADCC 不同,该作用需要多个表面受体结合靶细胞传递溶细胞信号.例如,CD11a/CD18、CD2、CD44、CD54、CD58、CD69 均有利于 NK 细胞与靶细胞建立稳定连接,形成免疫突触。在动物模型中,Lck、Fyn、ZAP70 分子的缺失会引起 T 细胞缺陷,但却不影响天然细胞毒性,表明 NK 细胞发挥细胞毒性不一定需要这些激酶。另有讨论报道 IFN γ 和 IL 12 等细胞因子活化的 STAT1 分子提供了另一重要信号,STAT1 敲除的小鼠天然细胞毒性被抑制,但不影响 ADCC 作用。Sconocchia 等还发现一条不同于 ADCC 或传统天然细胞毒性的信号传导途径,即专一表达于 NK 细胞上的 CD44 依赖的溶细胞效应通路。3 NK 细胞介导的凋亡(NK cell mediated apoptosis) 靶细胞对 NK 细胞诱导的凋亡很敏感,尤其大多数对自然杀伤不甚敏感的肿瘤细胞对 NK 细胞诱导的凋亡却很敏感。一方面,NK 细胞直接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穿孔素、颗粒酶、颗粒溶素等细胞毒性颗粒,活化 caspase 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此外,颗粒酶还可以通过受体如甘露糖 6 磷酸受体(MPR)介导的胞吞作用而摄入,颗粒酶摄入靶细胞后,穿孔素破坏核内膜,通过线粒体、caspase 途径及不依赖 caspase 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另一方面,活化 NK 细胞表达Fas(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