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区域合作交流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对口支援和国内合作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04]73号)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一、始终把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坚持立足大局、加强合作、互荣共进的工作方针,高度重视区域合作,把这项工作摆上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展区域合作交流,在加强与各地区的广泛合作中,促进**加快科学发展。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要求,在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工作中主动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在区域合作交流中的主体地位,广泛调动行业协会、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科研院所、人民团体等各类组织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多形式、多领域地参与区域合作交流。通过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形成政企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区域合作交流工作格局。三、全面推进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工作。围绕建设“四个基地”的目标,虚心学习、主动接轨,继续完善政府协商机制,在规划衔接、政策协调、项目建设等区域合作的重大问题上主动及时地加强协商沟通,形成共识,推进落实。充分发挥现有区域合作组织和有关行业合作平台的作用,根据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机制和形式。继续深化区域间政府部门的合作,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产业发展、市场建设、能源利用、环境保护、文化教育、人才开发等方面的专项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巩固和加强企业合作,完善基础,优化环境,进一步加大招商第1页共4页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理念和高科技人才。主动参与服务20XX年上海世博会,发挥我市特色和优势,密切合作,促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加快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实现我市在杭宁城市带中间率先崛起。四、进一步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按照《XX省山海协作工程规范纲要(2005—20XX年)》,根据对口协作地区丽水、衢州、舟山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协作新形式、新机制,发挥优势,互动发展。各县区、各部门要积极构筑合作平台,加强载体建设,充分利用每年举行的全省山海协作系列活动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各种节会,因地制宜开展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有结对任务的县区每年要组织一次高层互访交流,组织企业进行项目合作洽谈,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其他县区和部门也要遵循优势互补、效益优先的原则,主动与丽水、衢州、舟山等地加强合作交流。突出重点合作领域,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利用当地资源,积极开展先进制造业、生态农业、现代旅游业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广泛合作,实现两地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五、继续加大对口帮扶和对口支援力度。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创新机制,形成合力,积极推进对口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按照《XX省对口支援对口帮扶2005—2007年工作指导纲要》的部署,重点抓好“浙川扶贫新村示范工程”的推进工作,促进改善对口帮扶县XX省XX县区的农村面貌。加大援建帮扶地区基础设施及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力度,通过援建一批人畜饮水工程、交通设施工程、医疗卫生工程、希望小学工程等,切实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劳务合作和产业支援。加大劳动力培训工作力度,着力提高劳动力素质,继续开展互派干部挂职交流,加强智力支援。引导鼓励**优势企业到仪陇投资兴业,扶持贫困农民发展产业,拓展增收渠道。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推动对口支援工作从政府配置资源为主向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继续援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帮助库区做好移民安第2页共4页置、劳务输出和干部挂职交流工作。六、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统一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