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改革中出现诸多社会矛盾需要协调化解,也由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社区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社区是在同一地域居住人群的社会共同体,是居民的自治组织,也是新生事物,其概念和内涵会随着城市居民的实践活动逐步发展,又由于居住范围人群的人文结构、文化素质、经济水平、生活习俗、社区干部素质、驻区单位等等因素的差异,表现出社区在组织状况、活动类型和吸引力、民主管理程度等方面的多样性和不平衡。XX省省会城市长春经济并不算发达,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关于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精神,近两年来社区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有一个很好的开端。经过调整,全市共有在区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管辖下的个社区。多数社区面积半平方公里左右也有数平方公里的,含数千住户,人口万左右。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亿元,使每个社区都有了—多平米不等的场所,普遍设有计生、低保、就业、警务、法律援助、水电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厅,以及市民家长学校、党组织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艺社团活动室、锻炼身体用的健康路径、带有慈善性质的阳光超市,近处没有医院的还设有社区医疗室。社区温馨整洁,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各种便捷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尤其是老幼群体和困难家庭。社区范围内各单位的某些资源条件如会场、人力、物业服务、就业岗位等也参加到为居民服务中。社区开展技能培训,介绍就业信息,帮助大量下岗职工重新就业,在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方面发挥很大作用,受到居民欢迎。各XX县区有社区建设工作指导办公室,社区有党组织、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议事机构和居委会。社区的民主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居民代表选举和评议社区干部,民主讨论决定社区重大事项。有的社区经常举行社区论坛和积极向政府反映社情民意,有的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吸收到骨干队伍里。有的离退休领导干部主动和社区一起探索民主自治的架构、机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办法。某大学社区管理专业的第1页共3页教授和若干社区保持经常联系,把理论研究与社区实践结合起来。一些社区组织志愿者公益服务,有的举办“道德银行”,开展互助活动;有的搞法律、科普、家庭教育讲座;有的兴办“邻居节”等等。这些活动使居民的文化道德素质得到提高,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增强,为民主管理创造了基础条件。对社区建设和管理提如下几点建议:.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交流社区的概念、内涵和职能的界定有待从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明确。社区的名称来自国外,但其内涵和职能与国情紧密相连。在我国是新事物,从过去的居委会改造而来。全社会对社区的基本职责、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认识不足,也不完全一致。政府文件明确社区居委会不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享有自治权、对政府工作的协管权、监督权以及对政府相关部门非法摊派的拒绝权。但是实际上存在将社区视为行政末端的行政化倾向,许多部门和组织给社区下达任务,经济普查、各部门的检查、写材料等工作往往使社区干部不堪重负,也难以适应。类似于政务大厅的一站式服务厅的设置和哪些部门进驻值得研究其必要性、运作办法和效率。对政府工作的协管如何理解和掌握需确定,对社区民主自治管理的内涵和实现的途径、机制需要研究,在社区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和方法要探索和加强。不同类型的社区差异很大,比如,以单位宿舍为基础的社区和新开发的商品房小区或流动人口多的社区在工作难度和需求上就很不相同。如何从社区特色和居民实际出发,加强社区工作的分类指导以扩大居民的参与度,建设和扩大基层民主是十分紧迫的。.保护和调动社区干部的积极性社区要建设好,必须有场所、干部和骨干积极分子,缺一不可。XX市社区干部队伍的构成有/以上是区、街下派的干部,也有离退休干部,少量从社会公开招聘,有下岗人员和大学生。全市名社区干部平均年龄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达%。除了下派的人员的工资由原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