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了凡四训序文讲述VIP免费

了凡四训序文讲述_第1页
1/225
了凡四训序文讲述_第2页
2/225
了凡四训序文讲述_第3页
3/225
第1页共2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25页了凡四训序文讲记净空法师讲述《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为教训他的子女而作,并不准备对外流传。近代虚云老和尚在《参禅法要》里面,提到修学佛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深信因果。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要深深的相信,不能有丝毫的怀疑。第二、严持戒律。戒律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们初学的人,不必在律学上斤斤计较,能把五戒十善持好就行了。不但是在家同修,就是出家同修,能将五戒十善持好就很好。明朝的蕅益大师,通宗通教,著作很多。在律宗里,他也算是一位律宗的大德。但他在戒学里却自称是出家沙弥。他的学生成时法师,不敢跟老师比,就自称出家优婆塞,就是守五戒。所以我们能严守五戒就很好。近代的弘一大师,也是严持五戒,自称出家优婆塞。第三、坚具信心。不能被外面邪知邪见所动摇。第四、决定行门。八万四千法门,我们选择修那一门,决定行门以后,绝不轻易改变。具备这四个条件,才算是真正学佛。所以,老和尚这四个条件,可以说对我们今后弘法利生,不但是弘教,就是在宗门里面也是不能缺少的;总而言之,确确实实指出了,今后弘宗演教的方向,这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在《四十华严》里面,甘露火王这一章里,也提到了修学有六大纲领。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那是佛陀在华严会上所说的,世出世间的学问,也超越不了这六桩事。经文里述说得非常详细。甘露火王是一国之主,每天还会犯错。他除了处理政事以外,还要抽一点时间来听讲经。在宫庭里有讲堂,要请谁来讲呢?总是一些有大智慧的大沙门、婆罗门,或者证了道果的圣人,请他们来演讲。国王率领大臣们,天天也都上课,习以为常。所讲的内容,可归纳为六大类:告诉我们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那些法与我们有利益、那些法与我们有害,就是这六桩事情。世出世间学问,归纳起来亦不外这六桩事。也就是叫我们能辨别善恶、辨别正邪、辨别是非、认识利害;学问之道无他,如此而已。《了凡四训》既然是袁了凡先生教训他儿子的四篇文章,我们读起来,当然与经典不相同。这四篇文章从头到尾细看一遍,几乎都是说我们的毛病;知道毛病就得要改,不改就不能入道。所以这四篇当中的两篇,是《四训》的重点—改过、修善。我们印的这个本子,有印光法师的序文,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四训的玄义来读,是介绍这部书的。序文的小注,是尤惜阴居士作的。相当扼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第2页共2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25页牟言明袁了凡所著善书《了凡四训》自明末以来一直有很大影响,数百年后仍受重视。《了凡四训》“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文章,来自不同的著作,其中“立命之学”为晚年总结人生经验训诫儿子的《立命篇》;“改过之法”、“积善之方”是早年著作《祈嗣真诠》中的两篇“改过第一”和“积善第二(又名《科第全凭阴德》)”;“谦德之效”亦为晚年以前所作《谦虚利中》。袁氏世居嘉兴陶庄,明代并入嘉善县,在元代已为豪族。袁了凡高祖“杞山先生(名不详)”豪侠好义,精通三学,有《易》、《诗》、《书》、《三礼》、《春秋三传》的论考,曾与同邑杨、胡、庄数公结成礼仪之社,指导乡里的为善之风。建文帝与燕王朱棣的帝位之争中,杞山先生因交游受到牵连,避居吴江。生子袁颢(号菊泉),入赘吴江徐氏,遵父命行医济世,无事举业(颢长兄远戍他乡)。颢生袁祯(号杏轩)、袁祥(号怡杏)、袁禧(号杏邻),仍遵“弃举业行医”之家训,以避“杀运”。袁祥生袁仁(号参坡),“生来聪颖,过目成诵”,有医学及儒学著作,与心斋、龙溪交游并获阳明先生器赏。袁仁生袁衷(号两山)、袁襄(号春谷)、袁裳(号星槎)、袁表(号学海,后改了凡)、袁衮(号观海),了凡为第四子。袁家自此始习举业。在由袁仁与夫人李氏对诸子讲述由诸子笔录的《庭帏杂录》卷上,有如下一段:“士之品有三:志于道德者为上,志于功名者次之,志于富贵者为下。……吾祖生吾父,岐嶷秀颖;吾父生吾,亦不愚,然皆不习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了凡四训序文讲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