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启示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达人支招】小朋友们,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当然审完题目要求就要确立作文的中心了,即立意.下面送大家两种立意的方法.一、小中见大什么是小中见大呢?就是要用一滴水反映出太阳的光辉,善于通过小事,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时代面貌.如:“怎么卖?”“两毛钱一根,五毛钱三根.”“我来一根.”说着我从甜秆捆里抽出一根,从兜里掏出十块钱递给她.小姑娘没接我的钱,抿着红红的、石榴花似的小嘴说:“我刚来,还没开张,大姐,你拿一根吃吧,别给钱了.”我说:“那哪儿成呢.要不你等一会儿,我到别处去换开零钱再给你送来.”“大姐,不用了,我这也不为卖,农村做饭不烧甜秆了,拿它沤肥又可惜,我妈让我拿来叫城里的同学们尝尝鲜儿,我也顺便下下海,闯练闯练.”说着,她格格地笑起来,露出两排葫芦籽似的小白牙儿.可能是怕自己失态,她又忙抬起左手用手背挡住红红的嘴唇儿……作者采取了小中见大的立意方法,小小的一根甜秆,把农村的经济形势、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来了.二、旧题新作我们平时习作和应考作文,命题都不能脱离我们的生活.有的同学,不懂得旧题新作.例如:一写老师就是满头白发,仿佛黑头发的老师都教不好书;写老师工作负责,就是深夜里老师还在批改作业,仿佛当老师的不熬夜就是责任心不强;一批改作业,就是往作业本上批上密密麻麻的红字,那些训练学生自己批改作业的老师,虽然有改革的精神,仿佛其做法不宜提倡;还有些同学爱写生病的老师,讲课时不是捂着肝部,就是捂着胃部,并且额上沁出豆粒大的汗珠,仿佛沁出米粒大小的汗珠还不够标准;还有的写下雨了,老师冒雨去给不来上学的同学补课.这些都是经常出现在作文中的老师形象,这就叫旧题旧作,没有新意,这样的作文别人怎么会愿意看呢?所以,同学们需要善于留心我们周围的人或事的独特之处,使我们的作文写出新意.【佳作赏析】浪花的启示陈若雯早就想看看大海了,星期天,爸爸终于肯带我们姐弟几个去看大海.(交代事情的起因)大海真大!天连水,水连天.站在海边的沙滩上,举目远眺,一望无际的全是白茫茫的水,上面是苍灰色的天.海风很大,迎风站立,给人一种飞翔的感觉.第一次看到心目中久仰的大海,我惊喜得有点喘不过气来.弟弟干脆脱了鞋,赤脚在沙滩上来回跑着.我们玩得累了,找了一块大礁石,一起坐着.礁石坑坑洼洼的,没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坐得我屁股疼.(在海边的真切感受,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姐,你说,这礁石多硬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窟窿?”我摸了摸身边的礁石,也不禁疑惑起来:是啊,礁石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窟窿呢?我的脑筋急速地运转着:常识课上听老师讲过岩石的风化,水渗入岩石,能溶解岩石中的矿物质,可也不能把岩石腐蚀成这副怪模样吧.难道这是天生的?正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爸爸开口了:“是浪花咬的呗!”“浪花咬的?小小的浪花有这么大的力气?即使是滔天巨浪也不可能咬出这么一个一个小窟窿?”爸爸的推论引起了我探究的欲望.“那是因为浪花从不肯放弃,10年,20年,它们始终坚持不懈地咬啊咬,结果就把礁石咬得遍体鳞伤了.”爸爸半开玩笑地说.这多像是一个童话,坚硬的礁石和柔弱的但永不说放弃的浪花之间该发生过多么有趣的故事.但我在凝神思索的时候,马上就明白了爸爸话中所蕴涵的深刻道理:世界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在于你有没有决心和韧性去面对强大的挑战.(能引发读者的想象,这是作者的凝神思考所得,难能可贵)再去看广阔的大海,海面上永远是翻腾不息的银白的浪花.大海很大,然而这么大的大海,却是由无数个渺小的浪花组成.“若雯,该回去了.”爸爸唤我.临走的时候,我还回过头去看看涌动的浪花,我的心中有一点留恋.今天,这小小的浪花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有疑问,善思考,将会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名师点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朴素的语言说出了人和事的真理.在这篇习作中,小作者记叙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