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发行集团核心竞争力研究范敏干春晖联系地址:上海市国定路777号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200433)电话:86-21-65903691传真:86-21-65651754E-mail:chhg@sina.com或ganchh@hotmail.com个人主页:http://iclass.shufe.edu.cn/teacherweb/users/gch/2002年9月第2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中国图书发行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研究范敏干春晖1【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企业竞争观念和手段不断演变。面对越来越强烈的竞争压力,核心竞争力成为图书发行集团亟待开发的资源优势。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图书发行集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探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词】图书发行集团,核心竞争力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1990年,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汉默尔(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具有标志性的文章——《公司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引入“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根源的观点。随后,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资源学派研究的热点,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而普遍的探讨。在企业实际运作中,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只有当企业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汉默尔(Hamel)指出,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竞争力是一群技能与科技的组合,能使公司为顾客提供某种特殊的利益,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这样的竞争力具有独特性、优异性、延展性和不可仿效性,是企业独有的特殊资源,蕴藏于企业组织内部。对于中国图书发行集团而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得以发展的战略选择。在未来的图书市场竞争中,必须注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靠核心竞争力来赢得生存权与主动权。二、中国图书发行业现状中国图书发行主要依靠新华书店这条主渠道,集体和个体私营书店成为主渠道有益的1范敏,女,安徽太和人,1970年8月生,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干春晖,男,江苏常熟人,1968年4月生,博士,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和企业理论。第3页共11页第2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1页补充。目前成立的图书发行集团是指国有新华书店组建的集团。新华书店作为图书发行主渠道,在我国出版物流通中起着主导作用,肩负着全国中小学教材发行的重任,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所赋予新华书店教材发行的垄断地位,严重阻碍图书发行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培育,形成图书发行业综合实力较弱、发行利润主要源于教材垄断经营和优惠经济政策扶持的不良局面。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政府承诺出版业一年放开零售市场、三年放开批发市场,这标志着我国出版业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图书发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会并重。如何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优化产业结构,核心是发展具有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能力的大型出版集团、发行集团。组建图书发行集团是目前国有发行企业改革的重要模式。图书发行集团是以实力雄厚的发行企业为核心,以产权为纽带,把众多的相关企业联结在一起的多层次的经济联合体。目前,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组建的发行集团有上海、江苏、广州、四川和安徽等5家,正在筹建的有近20家。所有模式的发行集团,均将教材发行权集中在集团公司,对教材经营分账核算,教材发行的利润用作改革成本、对一般图书发行和农村图书发行的补贴、发行网点和发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及集团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逐步减低企业对教材发行的高度依赖性。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进行新华书店间的横向联合,以“新华书店”品牌效应整合全国图书市场,充分发挥集团规模效益。同时尝试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组建出版、印刷、发行一体化大集团,形成编印发一条龙的格局。组建图书发行集团的最终目的是将自己做强做大,培育、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