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限时:40分钟)|对点训练|【考点1】知道什么是杠杆平衡;能正确作出杠杆所受动力和阻力的力臂、能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说明,以及如何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的关系式F1L1=F2L2进行计算。[B(会)]1.如图K9-1所示,杠杆调平衡后,在A处挂3个钩码,要想杠杆继续平衡,则需在B处挂个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杠杆的端将上升。(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图K9-12.[2017·咸宁]如图K9-2所示的四幅图中,力F的力臂画法错误的是()ABCD图K9-23.[2018·攀枝花]如图K9-3所示,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动力F1的方向和阻力F2的力臂L2,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以及阻力F2。图K9-34.如图K9-4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请画出作用在A点让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并标出其力臂L。图K9-45.[2018·南充]如图K9-5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旋转,请在图中画出物体M所受重力G和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图K9-56.如图K9-6所示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图K9-67.[2018·河南]如图K9-7所示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图K9-78.城市的洁净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劳,如图K9-8所示是环卫工人的手推车的示意图。若小车与废弃物总重600N,重心离车轮轴心O的水平距离为0.6m,手离车轮轴心的水平距离为1.8m,则工人师傅至少需用N的力才能将小车抬起。图K9-89.如图K9-9所示的杠杆中,OA=1m,OB=0.4m,物体重力G=100N,杠杆自身重力忽略不计,则关于此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9-9A.如图所示的力F1的力臂L1=1mB.若使杠杆在如图所示位置平衡,则拉力F1=80NC.F1的方向如图中实线所示时,杠杆在图示的位置平衡时,则此时杠杆为费力杠杆D.F1的方向从图示实线位置转到虚线所示位置的过程中,F1逐渐变大10.[2018·滨州]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1)如图K9-10Ⅰ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支点选在杠杆的中点是为了消除杠杆对实验的影响。图K9-10(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Ⅱ所示,他们记录的数值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1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m。(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4)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Ⅲ所示的实验,此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图Ⅲ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cm,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考点2】知道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施力特点,能根据具体要求组装滑轮组。(B)1.如图K9-11所示,GA=GB=120N,滑轮均重4N,不计绳重与摩擦,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A、B两物体时,FA=N,FB=N。图K9-112.如图K9-12所示,物体重G=50N,在F=5N的拉力作用下向左匀速运动,若不计细绳与滑轮的摩擦,则物体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为N,方向水平向。图K9-123.五一期间,小华一家去黄山旅游,在高速公路上车坏了,为了及时把车拖到应急车道,小华想出了一个好的办法,他利用车上的绳子和轮子,完成了这项工作,请你在图K9-13中画出拉动汽车最省力的办法。图K9-13|综合训练|一、填空题1.[2018·广安]如图K9-14所示,AB是能绕B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中点C处用绳子悬挂重为100N的物体(不计绳重),在A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N。若保持拉力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将A端缓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在提升的过程中,拉力F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K9-14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