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中西建筑历史文化的差异作者信息:姓名:xxx班级:xxx学号:xxx摘要: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沉淀,也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它以其独特的语言方式向人们倾述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思想观念、宗教情感、审美情趣等等。所以地域和历史文化截然不同的中西方也有着不同的建筑理念。同时中西方的人审美观念、性格气质也有着相当的差异,这些都在无形地影响着当地的建筑设计艺术。第一个差异,希腊的建筑是感性的,对造型艺术和形式美有着极致的追求。而中国的建筑被伦理思想影响得很深。中国古代的建筑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强调建筑艺术在伦理道德上的作用。中西方建筑历史文化的第二个差异是西方的民主精神和和中国的专制等级思想。第三个差异是西方建筑神秘的宗教色彩和中国调和的现实主义。西方人相信神灵,对宗教有一种极度的虔诚。而中国人相信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安分守己就会平安,犯错就会受惩罚。中国人都很现实,不会过分信仰神灵,而是安安稳稳过日子,与现实相协调。就算是中国古代的宗教建筑也有着相当强烈的世俗色彩。关键词:中西建筑文化差异起源古希腊建筑中国建筑正文: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沉淀,也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它以其独特的语言方式向人们倾述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思想观念、宗教情感、审美情趣等等。所以地域和历史文化截然不同的中西方也有着不同的建筑理念。同时中西方的人审美观念、性格气质也有着相当的差异,这些都在无形地影响着当地的建筑设计艺术。因此,特地在此探讨一下东西方的建筑根源上的一些差异。在这里,以希腊为西方的代表。第一个差异,希腊的建筑是感性的,对造型艺术和形式美有着极致的追求。而中国的建筑被伦理思想影响得很深。中国古代的建筑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强调建筑艺术在伦理道德上的作用。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希腊建筑的感性化。古希腊建筑追求造型艺术,每个建筑就如一个雕塑品。他们追求和谐,并认为人体是世界上最和谐最美的形体。人体美在他们的建筑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代表男体的多立克柱式刚毅雄伟,代表女体的爱奥尼柱式柔和端丽。如图: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图一多立克柱式多立克柱式就是在建筑物上显示男子身体比例,来显示刚劲和力量。图二爱奥尼柱式爱奥尼柱式模仿了女子的窈窕。柱子的粗细为高度的八分之一,显得十分高挑。在柱下部安上状如靴子的凸线脚,柱头左右垂以卷蔓,仿佛时尚女子时尚的卷发,柱头颈下装饰着花带,柱身上镂刻出细密的纵向凹槽,犹如女子细密、柔和的衣褶一般。古希腊的建筑的确是独一无二的雕塑品。接下来探讨中国建筑的伦理精神。与希腊人追求形式美、造型美、雕塑感的倾向相反,中国人不求外在形式的美感,而是认为建筑是生活、思考、养德的地方,应以伦理为重点。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特征是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强调建筑艺术在伦理道德上的作用。群体和谐的思想是中国建筑美学的特征,也正是中国建筑的独特理念。因此中国建筑以向水平方向发展为主,极力削弱个体建筑的突出。这种形式的布局,不是以单体建筑的造型取胜,而是以群体的对称、呼应、错落有序形成整体气势。中国人有着令人惊讶的对建筑群体的驾驭能力。中国建筑的群体和谐中,以儒家的“礼”的思想为特色。“礼”是一种划分人与人之间差异区别的标准,因此,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主次表达。不同级别的建筑有着与自身级别相应的位置、形式、色彩、屋顶样式等等。这也正体现第3页共6页第2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页了中国建筑的伦理观念。图三故宫如故宫,所有的建筑按着一定的礼序排列组合,显示出了磅礴的气势。中西方建筑历史文化的第二个差异是西方的民主精神和和中国的专制等级思想。在古希腊建筑中,大型建筑往往依地势而建,并不强调中轴对称和等级思想。如雅典的建筑卫城中,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布局方式自由活泼,给人的感觉是生机勃勃多于庄严肃穆。第4页共6页第3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