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煤矿要想实现长治久安,必须围绕人本安全的目标,着力从安全理念的深化、安全素质的提高、安全制度的完善、安全行为的规范、安全现场的监控等方面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企业安全发展。一、导入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是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的前提从事煤矿工作多年,反思众多的事故教训,给我最深刻的体会是安全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前提、是XX县区稳定的条件、职工根本利益的保证。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没有了安全,就谈不上稳定,就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和谐。作为煤炭战线的各级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效益第二”的管理理念;坚持安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影响一切、压倒一切的原则,明确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政治、企业最大的效益、员工最大的福祉、领导干部最大的政治生命、XX县区稳定和谐最坚实基础的意义;牢固树立煤矿事故可防可控,事故与隐患可以杜绝,违章就是事故的观念,真正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人生观、管理观、投入观、质量观、行为观、培训观、科技观等一系列文化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切实筑牢全员安全思想防线。利国矿在实践中始终把人本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灵魂和主线,推行人性化安全管理,从抓思想、提认识、转观念入手,突出安全主题,不断丰富和提升安全文化,构建起以“财富可以创造,生命不能重来”,“以安全论成效,以成效论收入”,“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家庭幸福”,“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收入保证”,“没有安全就没有矿井的稳步衔接”等为内容的安全文化理念,力求创新和发展。为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矿充分利用安全活动日、政治学习日、班前班后会,利用广播、板报、画廊等阵地,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在全矿职工中开展安全生产大讨论,唱响“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主旋律。通过制作安全事故教育展览,组织职工学习参观,用血的教训唤醒职工对违章的认识。设置安全第1页共4页寄语、安全警句等牌板,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起到了警钟长鸣的教育效果。二、突出安全教育培训实效性,是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的关键安全教育培训既是提升人本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又是增强职工操作技能的智力支撑。要彻底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状态,关键在于全员安全意识的增强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在安全培训教育上,要突出实效性,做到分层次、有重点地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在企业内部,分管理者和生产者两个层次。对管理者重点开展以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关心职工安全健康、实现安全及文明生产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教育;对生产者重点开展以增强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职业规范教育;强化对从业人员中的不同对象采取因人施教和因事施教。把企业安全生产的普遍教育和重点教育、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贯穿于安全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一)坚持新职工的上岗培训教育。新职工主要是指新上岗职工、转岗职工和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的职工。要严格执行未经过矿、工区、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的硬性规定,同时要给这类职工确定一名有技术、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指导师傅,采取导师带徒的办法,加强日常的一对一培训,使新职工的安全行为有人监督、安全学习有人指导、安全困惑有人解答。(二)坚持“不放心”职工的帮助教育。对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差的安全“不放心”职工,要坚决果断地从岗位上撤下来进行重点培训,从根本上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三)坚持关键岗位的优先培训。对那些从事易燃、易爆、有害等特殊工种的岗位人员,要进行优先培训,坚持做到持证上岗。(四)坚持全体职工的经常性培训。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第2页共4页役。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和职工队伍变化的需要,通过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全员轮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常规教育与取证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全员、全过程培训教育,做到教育培训多样化、经常化、制度化。通过长期、系统地对职工培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