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共工程施工品质管理制度之理念与导入】(DOC74页)VIP免费

【公共工程施工品质管理制度之理念与导入】(DOC74页)_第1页
1/69
【公共工程施工品质管理制度之理念与导入】(DOC74页)_第2页
2/69
【公共工程施工品质管理制度之理念与导入】(DOC74页)_第3页
3/69
公共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之理念与导入目录一、前言1.1品质定义.........................................................1-11.2质量管理演进发展............................................1-11.3戴明管理循环(PDCA)....................................1-3二、公共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之理念.............................1-42.1施工质量管理系统............................................1-52.2施工质量保证系统............................................1-52.3施工质量查核机制............................................1-6三、公共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之导入3.1工程施工查核小组组织准则................................1-63.2工程施工查核小组作业办法................................1-103.3工程施工查核小组绩效考核作业要点...................1-153.4公共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作业要点.........................1-173.5全民督工机制..................................................1-22四、质量查核、三级品管、文件档案管理之意义4.1施工质量查核之意义.........................................1-224.2三级品管制度之意义.........................................1-234.3文件档案管理之意义.........................................1-244.4质量自我管理..................................................1-24五、结语.....................................................................1-24六、附录:公共工程权责划分及相关表格.........................1-26一、前言1.1品质定义:1.国际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所制订国际标准ISO9000:2000年版(CNS12680)对品质的定义:「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之程度」。2.中国国家标准CNS12889(93年已废止,并入CNS12680)对质量的定义:「一个实体的特性总和,此种特性具有满足明订与潜在的需求之能力」。3.在有合约情形下,各项需求均需规定及说明,且必须对其隐含之需求予以说明及规定。需求会因时间而改变,必须于适当时间定期检讨及修正。4.部分专家认为质量为「适合使用」、「满足顾客」或「符合要求」,才是符合质量真义。5.工程质量不仅要坚固耐用,材料质量合乎契约规范,更要考虑尺寸、强度、功能、美观、整齐,更应注重结构体线条平直、完成面平顺、机械设备设置位置适当好维护、磁砖黏贴对缝整砖,在在都显示质量良窳。1.2质量管理演进发展一般人常认为质量管理就是在谈论质量技术及方法,从1900年作业员质量管理时代,进步到今天「全面质量保证」时代,这历程不仅是技术手法的进步,亦将质量管理的观念推展到管理制度及经营理念层面上。提升质量已成为企业生存、改善企业体质、寻求企业持续成长最优先考虑。费根堡博士认为质量管理的演进是历经下列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质量是检查出来的十九世纪初期所有的产品均由作业员自己检查,并对自己所制造的东西负责,故称为「作业员的质量管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开始有了制造工厂,大量生产的型态也随之出现,制造工厂开始追求产量的提升,作业员仅注意到产量,却忽略了产品质量,质量便逐渐地由作业员之领班所负责。此时为「领班的质量管理」。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工厂规模愈形庞大,所生产之产品种类愈形复杂,领班的管理工作陆续增加,无法应付质量问题。于是,有了由专业的检验员来负责质量的做法,这段期间称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以上的三个时期,都藉检查来维持产品的质量。因此,对质量的观念是仅止于「质量是检查出来的」;质量制度,也只建立在依靠检查的「质量检验」。第二阶段:质量是制造出来的「统计质量管理」最大贡献,是利用抽样检验取代前一阶段所实施全数检验,节省大量检验成本,也提高检验效果,利用统计了解质量的状况,找出问题的原因和对策,使得作业人员对质量的认知也随之改善,品管学者就将这种在产品制造时,就必须采取回馈与预防措施的想法的改变,称做「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观念。品管制度也随之发展成以回馈改善为主的品管制度。第三阶段:质量是设计出来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公共工程施工品质管理制度之理念与导入】(DOC74页)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