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工作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力求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主,进入到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阶段。虽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生活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消除,长期积淀的体制机制性弊端,仍是制约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如行政审批、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投融资、分配以及工程建设等,仍存在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只有下更大的决心,作更大的努力,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才能使改革在关键时期顺利推进,才能使预防腐败工作取得更大成效。XX市委、市政府从*年开始,加大了改革力度,紧紧围绕深化改革的中心环节,积极推行行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改革涉及全市资金、资产、分配、财税、机构、审批、统计、城管、投融资、机关事务等诸多领域,目前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注重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着力解决滋生腐败的深层次问题现阶段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之所以易发多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长期以来,政府资金管理存在着重分配、轻监控,财经纪律松弛的现象,一些贪污受贿、请客送礼、奢侈浪费和私设“小金库”等违纪违法问题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就是政府资金原有的“一个主体掌握政策、管理资金、支配资金、日常监督”的管理体制和方式,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导致了一些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为此,我们在政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中,依照国家有关财政法规政策,建立和实行了政府资金“三权分离”的管理体制,即分配权在财政,使用权在预算使用单位,监督权在新组建的市政府资金结算中心,从而使政府资金使用管理权相对分离、相互制约。在推行其他各项改革中,我们也坚持把着力点放在体制机第1页共3页制和制度创新上。如在机关事业分配制度改革中,实行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发放补贴,逐步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补贴发放、增长和激励约束机制;在资产管理制度改革中,实行财政部门监管合同制下的委托管理和授权经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产管理新机制;在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制度改革中,建立集中统一、权责明确、科学规范、系统完善、市场导向、多元并存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重点完善行政审批运行和监管制度体系;在财税体制改革中,建立“税收属地征管,主体税种两级分享”新的利益分配格局;在政府投融资制度改革中,建立稳定的还贷机制;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管工作体系等。实践证明,在深化改革中,只有抓住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才能在预防腐败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积极推进配套改革,不断巩固和扩大成果腐败问题的产生与诸多领域连在一起,预防腐败单靠一项改革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有些改革,由于涉及利益关系多,如果缺乏配套条件,就很难推行。只有统筹安排,配套进行,相互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改革的综合效能。如政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在实行统一资金结算、规范资金管理后,不改革分配制度就难以发挥分配的杠杆作用。特别是分配秩序混乱、同工不同酬带来干部心理失衡,仍然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在实行政府资金管理和机关事业分配制度改革后,不实行资产管理和机关事务管理制度改革,解决少数部门将行政资源利益化带来的种种弊端,仍容易滋生公权私用等腐败问题。为此,我们把这四项改革一并策划,整体推进,达到了各项改革配套联动、相互促进、提高和扩大改革整体效应的目的。通过配套改革,基本杜绝了部门挤占挪用资金、私设“小金库”以及滥发奖金、补贴等现象的发生。科学统筹、合力推进,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深化改革已经触及政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需要解决的都是一些更为复杂的深层次问题,涉及的面比较宽,触及的利益也比较深,遇到的阻力也比较大。因此要第2页共3页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用改革统揽预防腐败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