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论地方财政风险与防范对策--以常德市鼎城区为例1、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自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各种改革措施使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摇财政框架逐步形成,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公共产品上的投入随即快速增加,这使政府背上了债务包袱,财政风险日益积聚。现实告诉我们地方财政风险与困难已经严重制约了一些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这一矛盾在基层财政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地方财政情况缺乏必要的信息披露,缺少有效的监督,财政风险往往具有相当的隐蔽性。正是这一特性,使得财政风险常常不是动态地化解,而是不断累积,一旦达到某个临界点,就会爆发,甚至突发为财政危机,并由此引发社会经济、政治的全面危机,造成社会动荡。而且现在认为的财政风险意识普遍比较低,没有危机感,甚至很多的党员都没有认识问题的严重性,财政风险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动荡,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我国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地方财政风险,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地方财政风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2、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我国地方财政风险产生的背景、产生的原因,地方财政风险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怎样的危害。以常德市鼎城区多年来财政数据分析,得出鼎城区财政的状况,找出鼎城区财政风险的原因并根据实际的情况找到解决财政风险的方法,并对全国普遍存在的地方财政提出建议,期望能有效的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地方财政风险。3、选题的研究现状财政风险在20世纪70年代末拉丁美洲债务危机爆发后被世界上的国家普遍接受,至今只有很短的时间,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时间更短,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才“”被重视并且开始研究,并提出建立平衡、稳固、强大的国家财政战略目标。但有关财政风险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有关地方财政风险研究的有价值的文献则更是屈指可数。国外的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财政风险的种类及其不断增长的原因。二是财政风险管理的一般要求。三是控制和防范财政风的措施。四是对专项风险管理的研究。王陆迪、许正在《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及其化解》一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财政体系正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合理的划分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转变政府职能,赋予地方政府更多长效的收入增长机制和建立规范的均等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当前政府面临的根本任务,也是经济体制改革转型期对于地方政府的核心问题。我们有必要建立一种能够避免或减少社会震荡与风险的制度设计,来有效的规避和防范风险。因此,正确认识和有效防范我国的地方财政风险,确保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和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维护地方政权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参考文献[1]李萍主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国际比较与借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2]侯攻.规避财政支出风险创造和谐财政环境[J].时代经贸,2011(3):61-62..[3]郭艳红.地方财政风险之政策性因素分析.北方经济,2007,(2):96.[4]韩瑞,章爱民.地方财政风险成因与防范[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0(1):1-5.[5]马韬.——地方财政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基于湖南省财政状况的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6]聂新华.地方财政风险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7]桂馨.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形成机理及防范对策.财会研究,2006,(l):10一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