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与践行群众路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其中,“照镜子”是基础。信念坚定是“照镜子”的前提,是践行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动力和保证。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重点是摆问题、找差距。党章规定的基层党组织的八项基本任务的核心就是教育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方向。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很多腐败分子迷失方向、误入歧途,最后锒铛入狱,往往是从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开始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满足于完成几个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为群众做几件好事实事,建立几个制度,而是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位,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让党员干部思想受到教育,心灵得到洗涤,灵魂得到净化,真正养成一颗为民忧民爱民之心。要在党员干部下基层实践中坚定信念。要向群众学习,通过参与的工作,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在“下马服务”的实践中争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并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外化为为党和人民事业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以理想信念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示范带头。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坚定与否,不仅关系一个地方的发展,更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领导干部只有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真正做到利益面前不贪心,诱惑面前不动心,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以自身思想的先进性带动全体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第二篇:坚定理想信念与践行群众路线坚定理想信念与践行群众路线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灵魂、精神之“钙”。第1页共11页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践行群众路线。一般的理解认为,坚定理想信念指的是一种精神现象、意识活动,属于精神范畴;践行群众路线指的是一种工作状态和行为表现,属于实践范畴。实际上,坚定理想信念与践行群众路线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理想信念既是一种精神现象,也表现为一贯的实践行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群众路线,必须做到教育和实践两手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落实到行动上。理想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条件下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的向往,体现出对美好社会和人生幸福的追求,有社会理想和个体理想等表现形式。“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的统一体,与人的心理意识相联系。从哲学的意义说,理想和信念是“人存在的根基”,“是人对自己本质的‘崇拜’”,需要对一定理论体系的认可和信仰。从实际的意义说,理想和信念都需要以对一定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接受和遵守为前提,进而确定奋斗发展方向、形成坚定意志、道德人格和行为准则。理想和信念同属于精神意识范畴,两者互相联系、相互依存,但不能互相取代。“理想的实现依靠信念的力量,信念的坚定基于理想的选择。”理想信念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其内涵更加丰富,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作为主观精神意识的升华,它将理想和信念二者内涵的主要层面有机结合。“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内核”。它强调了理想和信念中两个“基本方面”和“最高层次”的统一,具有“特殊含义”。它本质上是人对自己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方向、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理想信念具有一些基本特征。一是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理想信念主导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社会理想信念具有主导性、统一性,个体理想信念具有从随性、多样性。社会理想信念主导第2页共11页个体理想信念,体现出社会意识形态与个人意识活动的共性和个性关系。社会理...